《知否》顧偃開出殯,顧廷燁竟忘記給女兒蓉姐兒穿孝服?這是個bug嗎?按照我們現代人的家族關系來算,顧偃開就是蓉姐兒的爺爺,作為孫女,自然是要給去世的爺爺披麻戴孝的。
可是蓉姐兒不但沒有穿孝服,也沒有在街邊跪拜行禮,這都是因為劇組太過嚴謹了,并不是bug。
顧廷燁突遇父親吐血重病去世,而這時偽裝多年的小秦氏也露出了真面目,被潑了滿身臟水的顧廷燁只能傷心失 望的離開侯府。本來以為此生都不會和侯府再有聯系,可在長柏看望他時又帶去了另外的消息。
我們來仔細聽長柏說的這句話「你覺得我還能穿孝服嗎?/我去你家見著了 ,你從老家上來的族老,特問了,沒說劃掉你的名字」
正是長柏的這幾句話告訴了我們為啥蓉姐兒不能穿孝服的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名分二字,那時的古代人非常重視名分,而蓉姐兒是顧廷燁和外室朱曼娘所生的孩子,外室是連小妾的地位都比不上的,所以她的孩子更沒有資格被寫進族譜。
為了讓曼娘和孩子們以后的日子好過一些,顧廷燁才打算費盡心思的求娶余嫣然,可這樁婚事卻被曼娘自己攪黃了。眼看嫣然是不能娶來了,余家又想把嫣紅嫁進來。
可在曼娘母子的事上又被絆了一跤,顧廷燁想用三家鹽莊買下曼娘的一個名分,可這余家太太也不是吃素的。她說「兩萬多兩銀子,你就為了給她一個名分,什麼外室不外室,她分明就是你顧公子的命啊」
也是因為曼娘的這個外室身份,顧偃開才說什麼都不同意她進門的,而曼娘和顧廷燁的子女不是庶子,名義上是私生子。
顧偃開極其看重家族名聲,注重尊卑禮數,所以他的葬禮上,顧廷燁為了尊重父親的意愿,才沒有讓蓉姐兒戴孝。
從蓉姐兒穿粉衣的細節來看,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畢竟蓉姐兒沒有名分,也就沒有資格披麻戴孝了。
墨蘭大婚弓著身子,真的是因為演員本人太高了嗎?仔細聽她說的這句話
墨蘭天生就想嫁入豪門,眼看著之前心儀的齊小公爺無望,轉而抓住了一直對她念念不忘的梁晗。在林噙霜的教唆下,墨蘭扮成丫鬟模樣,偷跑出去和梁晗私會。
一兩次也沒人發現,可嘗到私會甜頭的墨蘭,日漸頻繁的和梁晗在玉清觀幽會,甚至暗結珠胎。墨蘭自認為的好姻緣對整個盛家來說是奇恥大辱。
盛紘罰墨蘭去跪祠堂,可她那不成器的樣子,讓來看望的海氏和華蘭氣得夠嗆,這一番對話也是懟的人無話可說。
也正是因為墨蘭說出了她不得不嫁入梁家的原因,才讓祖母和盛紘夫婦極其為難,要不然一頓亂棒打死,還能為如蘭明蘭倆閨女博得一個好名聲。雖然盛家為了墨蘭的肚子想把婚期提前,梁家為了小妾春珂也想把婚事盡早提上日程。
可雙方一來二去的拉鋸戰,把時間拖延了不少,而墨蘭懷孕的肚子也漸漸有了些圓滑,所以出嫁當天身邊的嬤嬤也在提醒她」四姑娘,待會出去的時候,您別站的太直,微微弓著點身子」所以嬤嬤的提醒也是為了讓墨蘭將肚子藏起來,不讓外人看見。
不僅如此,這樁看似不起眼的婚禮中,處處藏著暗示和點睛之筆。有誰注意到,盛家門口那兩盞白色燈籠。明明是辦喜事,可家門口外面卻沒有吹吹打打的喜慶聲音。
也暗示了無論是盛家還是梁家,都沒有真正看中這門親事,反倒是當成遮羞布一樣匆匆了斷。而門口的白色燈籠也暗示著盛紘要處死林噙霜。
一是因為林噙霜教壞了墨蘭,二是因為林噙霜根本就不愛盛紘,這個白色燈籠是盛紘留給她最后的體面。
《知否》中祖母一共喊過盛紘兩次紘兒,還都是在最危急的時刻
我們在劇中經常聽到祖母叫明蘭明兒,好幾次都是因為明蘭受欺負,祖母替她打抱不平的時候。
一聲聲的明兒就可以聽出祖母對明蘭的心疼和偏愛,再看看敗壞門風的墨蘭,她一輩子都沒有被祖母喊過一 聲墨兒,即便是大結局時洗白的墨蘭,也只得祖母一聲四丫頭。
可除去明兒,盛紘也是在危險時刻被祖母喊出紘兒的人。雖然是半路母子,但祖母卻把盛紘當做親兒子對待。
在盛老探花去世后,祖母一人把盛紘拉扯長大,教他讀書科考,為他張羅婚姻大事,可以說盛紘能有如今的成就,全得益于祖母的悉心教導。
在盛紘娶妻后,祖母覺得他長大了,也就慢慢放開手了。甚至在兒媳王若弗面前,也經常說自己只是個嫡母,不是正經的親生母親,對于很多事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
可是當盛紘因為長楓的不當發言,結交權貴,被官家在宮中扣留了一天一夜的時候,祖母還是發自真心的替盛紘擔心了。
祖母假裝淡定的對王若弗說,本朝開國以來就沒有殺文官的先例,她看起來的不擔心也是為了穩住王若弗。并不是王若弗說的那樣,什麼不是親生骨肉,就一點都不擔心,鎮定自若。
在房媽媽著急忙慌跑進來稟告的時候,祖母是非常擔憂的。第一句就是紘兒有什麼不好的消息,這是祖母第一次喊紘兒。
或許平時看不到祖母對盛紘的關心愛護,可在危難之際,祖母脫口而出的那句紘兒,足以說明一切。而祖母第二次喊紘兒,也是在危急時刻。
太后發動兵變,盛紘和長柏在大門口叮囑仆人們嚴守門房,街上燒殺搶掠,這動靜實在太大驚動了祖母,她趕忙走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喊紘兒。
是對盛紘的擔心,也是對盛家子子孫孫們的擔心,這一聲纮兒,也包含了祖母心中無數的牽掛。
祖母的兩聲紘兒,沒有其他的語言修飾,卻飽含真情。或許從小祖母就是這麼喊盛紘的,隨著他成家立業,和林噙霜行不軌之事,慢慢的祖母也就心寒了。
對于這個傾盡所有的兒子,娘倆之間似乎有了些隔閡。但是在危難之時,能讓祖母脫口而出的還是紘兒。盛纮對祖母來說,既是寄托,也是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