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中,我的第一個淚點獻給了梅長蘇見太皇太后的這場戲。
當時,那一屋子人里,除了疑似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太皇太后和心智發育不全的飛流,其他全部都是人精兒!
言皇后雖然不得寵,但她智商并不低,處置起下人來也是雷霆手段。
越貴妃更不必說,她不僅嘴巴甜、會哄人,而且應變能力強,是太子最有力的靠山。
豫津平時吊兒郎當,沒個正行,關鍵時刻卻最能分得清輕重緩急。
景睿武功、才學都了得,穩重自持。
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沒一個人認出梅長蘇的真實身份,反而是「糊里糊涂」的太皇太后,透過「梅長蘇」的皮囊,看出內里的「林殊」,準確地將他小時候愛吃的糕點遞過去。
那麼,太皇太后認出梅長蘇,靠的是什麼呢?
01、眼神
人的容貌無論怎麼改變,眼神都是不會輕易變的。
會「識人」的人,不會聽對方嘴里說什麼,也不會被他的笑容迷惑,而是會從眼神中解讀到對方的性格是否柔軟、內心是否良善、頭腦是否聰慧。
林殊的聰明,連最有學問的周玄清老先生都念念不忘。
他的眼神中,一定有著異于常人的清朗與深邃。
太皇太后雖然老了,糊涂了,很多故人的面容在她記憶中逐漸變得模糊。
但是,林殊是她曾經最疼愛的重外孫,林殊的眼神已經深深烙在老人的潛意識中。
所以,即便今日的梅長蘇已經面貌大改,隱藏在人群中不發一言,只需要一個對視,太皇太后的潛意識就會被激活。
02、氣質
林殊變成梅長蘇之后,不僅面容改了,體質也改了。
原來最不怕冷的「小火爐」變成了離開火盆就凍得瑟瑟發抖的文弱書生。
但即便如此,他出身將門的氣質沒有變。
謝玉派人刺殺梅長蘇,劍鋒襲來,梅長蘇面不改色,稍微側身就躲了過去。
這樣的沉著、冷靜,是一個普通的書生能做到的嗎?
靖王手下戚猛和飛流比武不過,想要暗算梅長蘇,事發突然,飛流都被嚇了一跳,梅長蘇連眼都沒眨一下。
如果沒有久經沙場的經歷,他怎麼能做到呢?
太皇太后人老了,或許視力、聽力大不如前,但嗅覺、觸覺,甚至第六感,未必比年輕人弱。
梅長蘇之所以能將自己的身份瞞過皇帝、譽王、太子等人,利用的就是人們對視覺、聽覺的過度依賴。
而太皇太后識別人、物時,已經脫離了對表象的「執念」。
她有她獲得感受的獨特方法。
梅長蘇的身上有林殊的將門氣質,這種氣質也只有太皇太后能體悟到。
03、愛
太皇太后為什麼會成為一個被人喜愛的老太太?
除了位高權重之外,她也是一位心中有愛的長輩。
梅嶺一戰,林家家破人亡,連和林家關聯緊密的祁王也被株連。
重返京城的梅長蘇,心志堅硬如鐵。
為了報仇,他對付起姨夫、舅舅、舅媽、表兄弟等人來,都毫不手軟!
但對太皇太后,他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愛。
帶飛流進大殿的時候,梅長蘇是這樣對飛流說的:「我們待會要去見一位老奶奶……他是天底下最和氣的老奶奶!」
太皇太后見了景睿等人之后,的確滿臉慈愛。
她最關心的是,景睿、豫津等人有沒有結婚生子。
想必,太皇太后腦子沒糊涂的時候,也是很喜歡見晚輩們談戀愛、成家的。
正因為她關心這樣的事兒,所以,對「愛」的感受力比一般人更強。
梅長蘇雖然一直在克制著不看郡主,但他對郡主的愛是藏不住的。
同時,出于女人的直覺,霓凰看梅長蘇的的眼神也較他人不同。
皇后、越妃等人滿眼都是權力、算計,心里盤算的都是怎樣哄好太皇太后,得到皇上更多的信任、寵愛,哪里還有心思去感受愛?
唯有太皇太后,捕捉到了霓凰和梅長蘇之間的「愛的訊號」。
由此,她推斷出:這個對霓凰有愛的男人就是當年的「小殊」!
有時,我甚至會想:我們所見到的世界,或許是顛倒的!
就像《瑯琊榜》中的這一幕,在場的皇后、越貴妃,都覺得自己是正常的,太皇太后老糊涂了。
殊不知,太皇太后才是最清醒的,那些被利益裹挾的人,早被蒙蔽了雙眼、磨滅了心智,成為權力斗爭的工具。
而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可要一直醒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