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同樣出嫁拜別父母,為啥墨蘭下跪,明蘭只是微微半蹲?

小九 2023/03/03 檢舉 我要評論

《知否》里,明蘭和墨蘭都是高嫁。明蘭嫁給了寧遠侯府嫡二公子顧廷燁,墨蘭嫁給了永昌伯爵府嫡六子梁晗。

雖然都是高嫁,但墨蘭的婚姻是她自己千方百計算計得來的。明蘭的婚姻卻是顧廷燁打心眼里傾慕明蘭,佩服明蘭,非她不娶爭取來的。

所以說雖然都是高嫁,但從出嫁場面來看,墨蘭的婚禮凄凄慘慘,冷冷清清,連迎娶的人都沒有,自己一個人雙眼帶淚,落寞凄涼的送上門去。

明蘭的婚禮卻是熱熱鬧鬧風風光光,三書六禮,十里紅妝,八抬大轎。顧廷燁騎著高頭大馬,戴著耀眼紅花,歡天喜地,喜笑顏開地親自來迎娶。

婚姻從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看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就怕有些人得隴望蜀,丟了西瓜撿了芝麻,貪得無厭,不知滿足,最后連芝麻也留不住。

就像墨蘭和明蘭,同樣高嫁,婚后的日子漸漸過得卻是天壤之別。

《知否》里面滿滿的細節。一開始看到明蘭和墨蘭嫁人這一幕,雖然都是高嫁。但是她倆的婚禮相比之下,墨蘭的太過寒酸和凄涼。當然這是她自找的。

再去細細看的時候,又發現了很想不通的一幕。為什麼嫁人時拜別父母,同樣都是庶女,墨蘭是跪拜的,明蘭只是微微半蹲?

按理說,出嫁時拜別父母,同樣作為盛家的女兒,父母接受女兒的這一拜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是女兒們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和高嫁低嫁無關,父母受得起這一拜。

有人說,在中國古代都是先君臣后血緣,明蘭嫁的顧廷燁,官階比盛纮高很多,明蘭的身份也是水漲船高,所以不必向父母行跪拜大禮。

這似乎也有點說不通,在《紅樓夢》里,元春省親那一章節,雖然元春剛回家的時候,按照君臣禮儀,父母包括祖母,都向元春行了跪拜大禮,因為這時候元春代表的是皇家。

但是到了后宅,元春也特意給祖母母親跪拜,表達了自己未能在父母跟前盡孝道的歉意和對父母的尊敬。

元春作為貴妃,私下也專門要跪拜祖母和母親。

如果說明蘭是因為顧廷燁的官位高,又是皇上欽賜的婚姻,身份尊貴不用跪拜,顯然是說不通的。

對于處處講究細節的《知否》劇組來說,肯定不會犯如此明顯的錯誤。

仔細想來,似乎還是因為明蘭嫁的人是顧廷燁。而且關鍵在于顧廷燁親自來迎娶了。

如果明蘭像墨蘭那樣,一個人出嫁,跪拜肯定必不可少。

可因為顧廷燁親自來迎娶,如果明蘭跪拜,作為女婿應該也要一起跪拜。可盛纮那個官場老油條,肯定不想受顧廷燁這一拜。

于是,女兒明蘭的這一拜也就一起免了吧。微微下蹲行個禮,意思一下就行了。這樣也算皆大歡喜,兩全其美。

盛纮雖然自私冷漠,圓滑世故,忘恩負義。但他不會剛愎自用,經常知錯就改。

盛老太太稍微一點撥,就立馬回過神來,步入正軌。

長柏金榜題名,盛纮本來想在家張燈結彩,大肆慶祝,盛老太太一分析,立馬決定關起門來偷偷樂。

明蘭高嫁,作為女婿跪拜岳父岳母,也名正言順。可傳出去可能就是盛纮目中無人,無視君臣禮儀,讓朝廷兩品高官跪拜五品小官。盛纮才不會授人以柄。

低調一直是他的人生格言。

作家馮驥才曾說:

低調不是被邊緣、被遺忘,更不是無能。

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調和安于低調。

《菜根譚》有言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鋒芒太露,勢必早盡。

盛纮雖然缺點不少,圓滑世故,但不得不說,為人處世,為官之道,他又深諳其理。

他知道,低調做人,無論在哪種場合,都是一種高明的處世謀略。進可攻、退可守。

低調的自信,總好過那些高調的自卑。

要知道,空殼的谷穗才會目中無人,仰頭望天,飽滿的顆粒都是謙虛篤定,低頭垂地。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