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大明》兩位男主兩種結局:程仁清入獄20年后衣錦還鄉

哒哒哒 2023/02/14 檢舉 我要評論

程仁清再一次救了帥家默和豐寶玉。

只是,在逃跑途中,豐寶玉捕鼠夾子傷到了腿 ,帥家默去縣城給他請大夫的時候被抓了。

程仁清也被范淵懷疑。

真是三個難兄難弟。

事實上,原著中根本沒有豐寶玉這個人物。他人設中的為了博一個有助于科考的好名聲而幫助帥家默打官司這部分,來自于程仁清。

而聰明、有分寸、知進退的部分來自于帥家默。

兩位男主在原著中的結局怎麼樣呢?

帥家默被流放

和劇中一樣,帥家默從省城回家的路上,遭遇到了刺殺。

僥幸逃過一劫后,他帶領全家老小躲到了 祖籍地,從此不再提人丁絲絹稅的事兒了。

四年后,朝中局勢發生變化,主張重新丈量田畝的張居正大權在,絲絹案被重啟,帥家默也因此再次回到了徽州,再次為絲絹案上下奔走。

經歷一番波折之后,帥家默贏了官司,最初承擔全部人丁絲絹稅的歙縣之外,徽州的另外五個縣終于要共同承擔這項稅賦了。

只不過,不是均攤,而是歙縣負擔近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其他五縣均攤。

歷時近10年,帥家默終于打贏了人絲絹稅官司。

于是,欣喜若狂的他為自己置辦了一身行頭,風風光光的回到了歙縣,并非常開心的接受了歙縣百姓一路敲鑼打鼓的迎接。

帥家默怎麼也想不到,這個行為給他的后半生埋下了 隱患。

——置辦行頭的錢是公款。

所謂「公款「的來源是歙縣的老百姓,他們為支持帥家默,自發組織了捐款。

帥家默最終因為私自把這筆錢用得到了不該用的地方而獲罪。

作為一介布衣,帥家默根本不知道自己主張的這場官司,給徽州,甚至省里的官員帶來了多少不必要的麻煩。

更不會想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后的秋后算賬。

為了平息其他幾個縣百姓的眾怒,借他胡亂花「公款」的由頭,給他按了罪名,他被判處杖一百,流放三千里的重刑。

多麼明顯的欲加之罪!

只是,事已至此,就算帥家默想通了其中的貓膩,也為時已晚了,不是嗎?

程仁清在獄中寫下了《絲絹全書》

原著中,程仁清和帥家默沒有直接接觸過。

絲絹案第一版方案下來之后,作為突然要多出稅賦的婺源縣人,程仁清和其他老百姓一樣,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

不同的是,作為腹中有詩書的士子,程仁清顯然不只和大家一樣,首先想到了毫無頭緒的抗議,而是組建了抗議機構——議事局。

這個組織不僅指導老百姓怎樣有理有據的反對均攤人丁絲絹稅,甚至逼走了縣衙的主官。

新上任的主官還沒有到婺源,就感受到了來自那里懂得敵意。

等真的到地方了才發現,現實可不僅僅是敵意那麼簡單,議事處差一點就要取代官府的權威了。

——如果不是他們內部有人眼紅程仁清的權利,突然策劃了叛變,程仁清就可以和知縣平起平坐了。

程仁清這樣做得到目的,最開始就只是為了幫鄉親父老抵抗均攤人丁絲絹稅,以便博得一個有助于科舉考試的好名聲。

卻怎麼也沒有想到,慢慢的就變了味道,在權利的腐蝕下,他漸漸失去了最開始的方向,最后好名聲沒有落著,還差點被秋后處決了——他被判處了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的斬監候。

誰讓他的議事處往大了說等同于謀反呢!

被關進大牢的程仁清過的并不辛苦,畢竟他所做是為本縣以及其他四個縣的老百姓謀福利的事兒。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隨時都有可能被斬首示眾的「斬監候」,一候就是20年。

在這20年間,程仁清完成了絲絹案所有有關卷宗和與此相關的文書、文章的整理,并真實客觀的把它們編纂成冊,哪怕其中有大篇幅辱罵他的句子,他都不曾做半點刪減。

最后程仁清寫成了資料詳實、流傳至今的《絲絹全書》。

20年后,坐了半輩子大牢的程仁清被改判為充軍 。

能在獄中寫書的人注定不凡。

別人充軍有可能老死在邊疆,程仁清卻在充軍時不僅因為立功而混上了小頭目,最后還衣錦還鄉,在盛名中安度晚年了。

就是不知道,電視劇中憨呆的帥家默在證實了自己對絲絹稅的判斷是對的了之后,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和帥家默一起尋找真相的程仁清,會不會和原著一樣,也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