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蘭嫉妒被永昌侯府梁夫人相中,而毆打明蘭時,惹怒盛紘后,盛紘決定把墨蘭嫁給貧寒的耕讀文炎敬。
第一次讀到這里時,小編覺得很爽酷爽。
但是,當重溫《知否》時,小編才警覺,盛紘一直在說謊,雖然他一直強調四個女兒他一般疼愛,甚至最疼愛華蘭。
可是,當再次細品文炎敬時,才發現。 盛家的四個女兒,盛紘最疼愛墨蘭。
而且,原著中 ,盛紘對墨蘭的三次「明降暗升」,都是明晃晃的偏愛:
第一次「明降暗升」,被盛老太太識破
原著開篇中,衛姨娘過世后,盛紘斥責了林姨娘,不僅剪掉了她在盛府安插的人手,還撤掉了她的小廚房。并且跟林姨娘說了一大段嚴厲的話:
所謂,長幼有序,嫡庶有別。我們這樣的人家可不學那商賈之家弄什麼平妻來丟人現眼,太太縱有一萬個不是,她究竟是大你是小,你應當盡禮數。從今往后,你撤了那個小廚房,我也停了給你的一應花銷,你院里的丫鬟婆子當與府里其他人等一般份例,不得有所厚薄,你若愿意賞人,便自己出錢。一應事宜皆按照府中規矩來,想來你這些年來也有不少體己,盡夠用了。以后你要守著規矩,給太太每日請安,若有不適,隔日去也成,但以后叫你院里的人收斂些,不得對太太不敬,說些沒規沒矩的胡話,若被我知道了,一概打死發賣!
此時,墨蘭養在林姨娘的名下。所以,盛紘對林姨娘的斥責,就是對墨蘭的斥責。
不過,養在盛老太太膝下的華蘭要出嫁,空出了一個名額。而且,大夫還建議盛老太太養個乖巧的孩子,排解寂寞。
于是,這個好消息被盛紘透露給了林姨娘,并且力薦墨蘭: 墨蘭是姐妹中年齡最大的,長幼有序,照顧老太太的事情,自然得墨蘭親力親為。
可盛老太太固守清貧,吃的是清粥小菜。于是,墨蘭覺得去壽安堂是受苦,還好林姨娘為墨蘭細心開導:
傻孩子,這是你父親在抬舉你呢!我再體面也還是個姨娘,你又不是養在太太身邊的,倘若能夠留在老太太跟前學些規矩禮數,以后站出去也尊重些,將來議親時自比一般庶女高些。老爺說是讓老太太自己挑個孩子,其實你想想,華蘭要嫁了,如蘭太太舍不得,明蘭是個氣懨懨的病秧子,幾個小爺們要讀書,剩下的還有誰?
聽了這些,墨蘭又驚又喜的說: 父親果然疼我!
不過,人精盛老太太自然知道其中的貓膩,于是,在PASS掉了熱門人選墨蘭,還淘汰了嫡女如蘭。
最后,選了非嫡非寵又剛剛失去了親娘的明蘭。
所以,盛紘對墨蘭的第一次「明降暗升」,失敗!
第二次「明降暗升」:將墨蘭遷出林姨娘的院子
原著中,齊衡來盛家家塾里讀書。平寧郡主借著男女有別的由頭,暗示盛紘不要讓盛家女孩子和齊衡一起讀書時,林姨娘懇求盛紘,讓墨蘭繼續讀書,還想讓盛紘去齊家提親:
紘郎,這也不全是為了妾身和墨兒,你想想齊家這樣好的家世,若能與他們攀上親事,老爺將來仕途必定一帆風順,盛家也受益匪淺不是?
林姨娘的這一不知深淺的操作,惹怒了盛紘。于是,盛紘決定將墨蘭遷出林棲閣,交由王大娘子管教。
可是,林姨娘和墨蘭卻沒有明白盛紘的苦心,林姨娘反而教唆墨蘭:眼尖一些,如蘭有什麼,你就去和王大娘子要什麼;繼續對齊衡示好,做的隱秘一些。
于是,墨蘭搬到葳蕤軒和如蘭同住時,讓王大娘子頭痛不已:
墨蘭看著柔弱眼睛卻尖,便是如蘭多了一支新釵也要哭上半天,哭的眼睛紅腫神色慘然,然后走出走進間,讓上上下下都瞧見,王氏直恨的咬牙切齒,恨不得一巴掌上去。
不過,墨蘭這樣做,又被盛紘罵了一通。卻依舊沒有明白盛紘的苦心:
當年盛老太太沒有養墨蘭在身邊,所以,盛家的四個女兒,雖然看似一般,可將來議親,墨蘭的身份是四人當中最低的; 林姨娘與王大娘子有嫌隙多年,王大娘子自然不會接納墨蘭。于是,盛紘想出了一個生米煮成熟飯的主意,先把人弄過來,讓王大娘子教著養著領著見客; 等墨蘭大了,可以說親事時,盛紘提出將墨蘭記在王大娘子名下,做個山寨嫡女,王大娘子也不好推脫了。
只是,盛紘的這一番苦心,終究是白費了。
第三次「明降暗升」:為墨蘭選婿,明晃晃的昭告天下,墨蘭是他最疼愛的女兒
墨蘭到了出嫁的年紀,盛紘和長柏都積極在為她選婿。
可是,翰林院里的編修,林姨娘嫌貧寒;上門求娶的,林姨娘又嫌沒根基。可是,大戶人家兒郎,恐怕只有庶出的才愿意娶墨蘭。
可是,為了讓墨蘭能個豪門老公,林姨娘跟盛紘哭得死去活來。
所以,永昌侯府梁夫人透露出喜歡明蘭時,墨蘭和林姨娘母親動了心思。但是,梁夫人并不待見墨蘭。
于是,墨蘭急了,要用碎瓷片子刮花明蘭的臉。
在這樣一番操作下,盛紘又怒了,并對王大娘子說:
墨蘭已及笄,上回我與你說的那位舉人文炎敬,我瞧著極好,過幾日你便請文老太太國府一敘,問問生辰忌諱,若一切都好,待出了國喪,便把事兒辦了吧。
可那文舉人家境貧寒,自幼亡父,老母刻薄,兄弟混賬!性子還優柔寡斷,唯一能說上的,不過是個‘老實’!
所以,墨蘭和林姨娘大驚失色,而王大娘子和如蘭偷著樂。
可是,再次看到這里時,才發現盛紘是真愛墨蘭,才為她選的文炎敬:
文家家貧:
雖然,一直說文家家貧,可是,文家并沒有窮到揭不開鍋,或者像衛姨娘那樣,因為家里遭了難,就要賣女兒換銀子。
相反,耕讀之家的文家,不僅有良田,還有丫鬟伺候。而且,如蘭嫁過去后,文老太太還曾想讓著自幼伺候的丫鬟,給文炎敬做妾的。
人品正直:
文炎敬人品正直,當他在盛府后宅偶遇如蘭后,知道如蘭不是自己的相看對象時,立刻與如蘭斷了聯系。
後來,墨蘭自己攀了高枝后,文炎敬還寫信跟如蘭說:好生高興不用娶墨蘭了,還說等到春闈開試,他要考個功名回來,到時候堂堂正正的來提親!
而且,對于家庭情況,文炎敬向如蘭全盤脫出。并且保證如蘭與文老太太發生爭執時,也會和如蘭一條心。
文炎敬謀得外放時,盛老太太對明蘭夸贊文炎敬是一個妙人:
「這回不是要外放了麼?文親家母想留下如丫頭,好立一立規矩,誰知自己兒子卻早反了水,暗地里來尋丈母娘。這里外一合計,太太便去把文家鬧了仰翻,五姑爺一味裝可憐,哈,可憐親家母,哪里還敢再擺譜。」
即使有婆媳矛盾,盛家也能出手干預
忠勤伯府雖然是盛紘勘察過的,可是,華蘭嫁過去,還是被婆母欺負了十年。
盛老太太為明蘭瞧上的賀家,出現了一個破落不堪的曹錦繡后,就開始反水了。
可文家卻不一樣:家境貧寒,文老太太雖然跋扈,卻也翻不出天去。如果文老太太欺負墨蘭,盛紘自然會去敲打。
知女莫如父,林姨娘和墨蘭多年來在盛府后宅的小動作,盛紘不是不知道。所以,他也堅信墨蘭嫁去,能拿捏住文老太太和文炎敬。
而且,如蘭許過去時,盛老太太還曾對王大娘子說:叫柏哥兒去與姑爺說說,叫他放聰明些,老娘和老婆若有了齟齬,他可得明辨是非,用不著偏袒哪邊,該怎樣就怎樣,哼哼,說起來,我們盛家可是有過和離的女兒!
如果墨蘭不為高嫁惹怒盛老太太,那麼,盛老太太也會為墨蘭出頭。
文炎敬前程光明
文炎敬雖然出身不高,但是,他的心境開闊,懂得審時度勢。
當初,文炎敬和如蘭談笑一個富庶之地的外放差事時,如蘭以為他想求盛家的助力。可是,文炎敬卻并沒有這個意思。
因為,聰明的文炎敬很懂得看風水:富庶的地方大多利益關系復雜,作為沒有背景的職場新人,要麼被排擠,要麼同化。
最后,文炎敬外放了,墨蘭諷刺說:管哪處犄角旮旯,芝麻綠豆的小吏
但是,當明蘭告訴墨蘭:是泉州,當年爹爹領咱們住過的地方。五姐夫有本事,自行謀的差事,爹爹不過最后推了一把時,墨蘭沉默了!
編后語: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可是,讀書時,對于書中的知識一知半解后,就放下書本去玩耍了。當真的知道這句話的含義時,大多悔恨青春年少時,浪費了大把時光。
所以,再次讀到盛紘為墨蘭選中文炎敬時,小編也驚呆了。
因為,盛紘的對墨蘭的疼愛,已經那麼明顯了。小編還愚笨到,覺得墨蘭嫁給文炎敬是很解氣的一件事。
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