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的壞人排行榜,除了康王氏,小秦氏,就數得著林噙霜了。
她被盛纮寵著,雖是一個妾室,卻有著盛府的管家權。這也是王若弗氣得咬牙切齒的地方,覺得自己的臉都丟光了。
看到衛小娘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林噙霜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
仗著自己有管家權,處處苛待衛小娘,大冬天的連取暖的碳火也不給。
衛小娘不愿聲張,忍氣吞聲。小小的明蘭氣不過,借著自己投壺獲勝,替大姐姐華蘭贏回了聘雁的機會,在爹爹盛纮面前告了一狀。
沒想到林噙霜立馬改變策略,開始天天流水一樣的補品送個不停。
衛小娘覺得心里不踏實,又不知道哪里不對勁,就這樣糊里糊涂的,連帶自己和腹中的孩兒一起送了命。
從此,小小的明蘭在這世上,再沒有一聲母親可以喊,再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放聲大哭。
明蘭大病了一場,每次看到祖母摟著明蘭說,我們明丫頭,有人疼。淚點低的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濕了眼眶。
在古代,不管宮斗還是宅斗,怎麼可以這麼喪心病狂,毫無人性?
林噙霜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就要對這樣一個不愿爭寵的女子下如此毒手?
林噙霜真是算計人心的高手,她把盛纮算計得清清楚楚。
她知道盛纮為了臉面,為了前途,也不會聲張,最后只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自己最后也只會因為管家不當,略受懲罰。只要盛纮對自己的感情還在,回頭一示弱一撒嬌一抹淚一裝暈,這人命關天的事兒也就翻篇了。
自己毫發無損,地位穩固,還少了一個競爭對手。而自己,也只是神不知鬼不覺地略施小計。
林噙霜一直都是嘗到算計甜頭的人,覺得不管是誰都能被自己算計到。
之前養在盛老太太膝下,可以暗度陳倉,和盛纮私定終身,連盛老太太也奈何不得。
後來也攛掇女兒暗度陳倉,對梁晗投懷送抱,以盛家所有人的臉面和前途做賭注,算計了盛家所有人,終于謀得墨蘭的高嫁。
可見林噙霜不僅心狠手辣,而且膽大妄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誰都敢算計。
那為何她獨獨沒有對王大娘子下狠手呢?
以她的心狠膽大,心思縝密,算計王大娘子也是分分鐘不在話下的。
可是她平時幾乎不和王大娘子故意有正面沖突,頂多就是撩一下王大娘子,把王大娘子惹惱了,口不擇言,破口大罵,一個沒忍住再戳到盛纮也是庶子的短處。
惹得盛纮怒發沖冠,逮著王大娘子數落一頓。
林噙霜又趕緊假惺惺地乖乖縮到一旁,幸災樂禍地看著他們夫妻倆互掐,大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態。
林噙霜大有在王大娘子那里受的氣,通過盛纮再還回去的意思。這樣出口心里的怒氣,也就舒暢多了。
她敢借盛纮的口替自己出氣,為什麼沒有想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對王大娘子下狠手,自己取而代之呢?
從她替墨蘭偷窺王大娘子的嫁妝,試探盛纮的態度就可以看出,盛纮對自己再怎麼寵愛,也不會讓自己越過王大娘子的,更不會讓自己取而代之。
自己也就是在盛纮畫的那個圈里,蹦跶蹦跶就行了,跳出圈外,就該悔不當初了。后面就是蹦跶得太歡脫了,這不連命也沒了。
後來盛老太太中毒事件,明蘭和盛纮在分析康家的情況時,盛纮曾經不假思索地說過,
這位小娘最想看到的,是你姨母這個正房娘子名存實亡。這樣既可以免了新娘子進門,她又能在內宅當家,子女受惠。
這也正是林噙霜退而求其次心里所想的。
林噙霜不動大娘子,對她是最有利的。
不然盛纮再娶一個像王若弗的姐姐那麼心狠手辣的大娘子,哪還有林噙霜和孩子們的活路?
另外還有一點,林噙霜如果敢動王大娘子,憑人家王家權勢滔天,財大氣粗,孩子做了什麼錯事都敢抹平的勁頭,林噙霜不止是吃不了兜著走,恐怕是小命早就沒了。
林噙霜早已想得門清,才會一面撩王若弗,一面讓盛纮替自己出氣。
可惜後來的林噙霜越來越囂張,踩著盛纮的底線使勁蹦跶,使勁算計,使勁作死,終于把自己作的一命嗚呼了。
林噙霜以為自己很懂盛纮,可以收放自如,左右逢源,沒想到玩過火了,終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玩火傷身,引火自焚了。
要知道,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有句話說得好:
算計就是,把良心算沒了,把心眼算小了,把朋友算丟了,把親人算走了,把好好的家算散了。
天天想著走捷徑,算計別人的人,最終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就像那句耳熟能詳的話: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