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深愛顧廷燁的女子,為何加一塊都敵不過涼薄的明蘭?原因在這

小九 2023/03/25 檢舉 我要評論

追《知否》電視劇的時候,聽到網友評價朱曼娘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抓了一把好牌打了個稀巴爛的蠢女人」。

當時覺得太對了,以顧廷燁對曼娘的寵愛,還有兩個孩子當靠山,即便是不能進侯府做正妻,也肯定是個得寵的妾室。

顧廷燁為了她還特意打聽京城貴女們誰最溫柔最善良,連選妻都先考慮曼娘和孩子。

求娶余嫣然不成后,余家同意把余嫣紅嫁給他,當余嫣紅的母親余方氏上門要求顧廷燁處置外室朱曼娘,去母留子時,顧廷燁一口氣拿出三個鹽莊來作為增加的聘禮,只希望能留下曼娘,給個名分。

余方氏當場就吃驚了, 一年幾千兩的鹽莊,只為了給外室一個身份,這哪里是普通的外室女子,分明是你顧公子的心肝肉呀!

常嬤嬤不喜歡曼娘,顧廷燁軟磨硬泡讓她接受曼娘,顧老侯爺不讓曼娘進門,顧廷燁說大不了自己也不姓顧了,還說要帶著曼娘和孩子隨常嬤嬤回揚州老家過日子去。

這絕對是真愛,是深愛呀!

可惜劇中的曼娘從沒真愛過顧廷燁,一切「真情」,從頭到尾都是欺騙,顧廷燁成了徹頭徹尾的冤大頭。

後來看了《知否》原著,發現顧廷燁和曼娘之間竟然都是反過來的。

而且除了曼娘之外,還有一個深愛顧廷燁的女子,可顧廷燁對他們從來都沒有愛情,任他們苦苦等待,千里追隨,都不曾多看她們一眼,甚至頗為厭煩。

反而是話不多說一句,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只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明蘭把顧廷燁惹得暈頭轉向,只盼她能愛上自己,交付真心。

難道這就是,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嗎!

答案并非如此。

1,

《知否》原著中,曼娘是戲子出身,一次機緣巧合,顧廷燁救了曼娘兄妹倆,從那時起曼娘就「愛」上了這位出手闊綽,英俊瀟灑,又正義感十足的富家公子哥。

她讓兄長帶著顧廷燁給的錢去外地做生意,自己則以兄長卷錢逃跑,留下她孤苦無依為由去尋求顧廷燁的庇護。

她找各種理由接近顧廷燁,通過各種方法了解顧廷燁,最終走進了顧廷燁的心里,那段時間顧廷燁在侯府受盡了委屈,心中的不甘和憤怒都對曼娘傾訴,那時的曼娘認為顧廷燁把自己當成了親人,妻子。

可顧廷燁依舊是侯府的嫡子,有著高貴的身份,骨子里流淌的血液都不會讓他有娶曼娘為妻的想法,他能想到的對曼娘最好的安置,就是找個溫柔善良的妻子,能接納曼娘為妾室,能讓兩個孩子認祖歸宗。

可曼娘已經有了當正室妻子的念頭,怎會輕易把顧廷燁拱手讓人,她攪黃了顧廷燁對余嫣然的提親,設計害死了顧廷燁的正妻余嫣紅,連顧廷燁流落江湖時,喜歡他的鄰家小姑娘,曼娘都沒放過。

曼娘的狠源于她想獨占顧廷燁的念想。

後來顧廷燁離家出走,她把女兒丟在侯府留好后路,自己帶著兒子到處打聽顧廷燁的消息,去追隨顧廷燁。

侯府的人個個都欺辱你,只有我對你是真心的,我不在乎你是不是侯府嫡子,哪怕流落江湖,我也只想跟你在一起,二郎是有本事的,他日一定會有一番作為,到時候我們一家四口和和美美過日子,豈不逍遙自在。

這是曼娘對顧廷燁的真心,也是她自己的幻想。

作為侯府嫡子的顧廷燁不能娶她是因為身份懸殊,但流落江湖的顧廷燁可以娶她,等顧廷燁再次崛起時,她就成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者。

她想成為慧眼識人,對愛情不離不棄,被后人歌頌的傳奇人物,像她敬仰的琉璃夫人那樣。

可她籌劃得再好,也沒有成功,原因在哪?

明蘭說她,如果真的愛一個人應該為他著想,而不是像她這般自私,當然明蘭也給了她一個無法反駁的原因,顧廷燁從未愛過她,從未想過要娶她為妻。

顧廷燁起初愿意跟曼娘相處,是把她當成傾訴的對象,後來有了孩子,也只想過要對她負責任,給她富足的生活,但從未想過要娶她。

她帶著孩子千里追隨,她不遠萬里去戰場尋找顧廷燁,要跟他同生共死來表達自己的愛意,最終只換來了自我感動,顧廷燁感受到的只是無奈,厭煩,甚至憤怒。

曼娘的「愛」為什麼沒有好結果?

是因為她愛錯了人,是因為她愛得太偏執,是因為她不懂得什麼才是愛。

2,

在侯府大院的角落偏僻處,有個等了顧廷燁三年又三年的女子,她以前是顧廷燁的丫頭,曾經是顧廷燁的女人,後來又成了顧廷燁的仰望者。

秋娘被家人賣到顧家時只有幾歲,父母告訴她,先用她換些錢給家里用,等光景好了再來接她回家,她信了,于是在顧家等了三年又三年,也沒等到家人來接她。

後來在一次掃院子時,她看到了從外面練功回來的顧廷燁,一下子心如小鹿亂跳,臉也燒得緋紅。

從那次后,她有了小小的少女心思,每日都在角落打掃,只希望能再見一次意氣風發的少爺。

看著顧廷燁滿院子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丫頭,她心里嫉妒;知道顧廷燁養了個外室女子,還生了兩個孩子,她傷心;看到顧廷燁跟老侯爺叫板被打,她心疼;終于在老侯爺趕走了顧廷燁屋子里那些美艷的姑娘,把她安排成顧廷燁的丫頭時,她滿心歡喜。

她不認得字,但很喜歡看顧廷燁看書,她聽不懂顧廷燁跟她說的那些大將軍,但還是一臉興奮,她很慶幸自己長了一張普通的臉,不會給別人任何負擔,所以在嫣紅嫁進來后,她依然還是顧廷燁的通房丫頭。

後來余嫣紅死了,老侯爺也過世了,顧廷燁什麼也沒說,直接走了,院里的丫頭都覺得他不會再回來了,各自散去了,只有她愿意留下來。

哪怕是被人看不起,哪怕是一日三餐殘羹冷炙,她也愿意一輩子為顧廷燁守著。

顧廷燁再次回來時,她很興奮,但看到旁邊站著美艷的新夫人明蘭時,又很失落。她不想爭寵,她所求的不過是時時看到顧廷燁,待主母生下嫡子后,能有個屬于她和顧廷燁的孩子。

可顧廷燁雖然讓明蘭把她接過去,卻沒有再續前緣的意思,只讓她照看蓉姐兒。

她表白一次,挨罵一次,每一次想要靠近顧廷燁都會換來一頓教誨外加懲罰。

漸漸的,她也明白了,顧廷燁的心里早就沒有她的位置了,或者說,從來都沒有過她的位置。

她以前只是個通房丫頭,說難聽點就是主人的物件玩意兒,顧廷燁現在有了更好的,怎麼還會要她這個舊的。

秋娘的愛很卑微,卑微到了骨子里,卑微到可以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愛得越卑微,越不會得到被愛的感覺,你已經習慣的付出,習慣了忍讓,習慣了自我療傷,那還能指望別人關心你,心疼你嗎?!

3,

明蘭的愛情觀一直都被大家信奉推崇,她愛得很理智,很清醒,說白了就是斤斤計較,足夠自私。

可這樣的人反而很吸引人,為什麼?

人人都渴望被看見,被重視,你越不待見他,他越想得到你的重視,這就是明蘭和顧廷燁之間的關系。

明蘭不愛顧廷燁(至少結婚的時候是不愛的),她嫁給顧廷燁源于感動,也源于「被逼無奈」。

她把顧廷燁當東家,當老闆,老闆給她富足的生活,給她人人追捧的地位,她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無可挑剔的當家主母。

面對如此冷淡,又刻意討好的明蘭,從來沒有在女人身上摔過跟頭的顧廷燁每天想的都是如何「真正得到盛明蘭」?

經過婚后幾年的朝夕相處,兩人共同經歷了一些事情,有了共同的利益也有了更多的牽絆,也見證了彼此的成長。

對顧廷燁而言,縱然他從小到大身邊圍滿了各種綠肥紅瘦的美艷女子,但明蘭是他第一個主動愛上而且忘不掉的姑娘。

他逗明蘭開心,哄明蘭高興,都是發自真心。

都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顧廷燁對明蘭的「求愛之路」很困難,明蘭偶爾想虐他一下,很容易。

顧廷燁愛明蘭源于她的美貌,源于她的善良,也源于她的高情商。

顧廷燁被顧家氣得不行,還要跟皇帝討人情時,心里很憋屈,明蘭可以安慰他,只要我們過得比他們好,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懲罰,你要相信我,我們一定過得比那幫人好。

初入朝堂的顧廷燁不喜歡文官們羅里吧嗦指手畫腳,明蘭跟她說要放平心態,將軍有將軍該做的事情,文官有文官該提的意見。

無論顧廷燁說什麼,明蘭都會有自己的見解,提出來供他參考,無論是仕途之路,還是日常生活,兩個人一說起來就而言旁若無人。

「我們之間有說不完的話」顧廷燁最喜歡的就是攬著明蘭說話。

有共同話題,有人作詩一人附和,這樣才不會憋悶,才會感情升溫,親情永固。

這一點是秋娘和曼娘都做不到的,他們除了「執著的愛」,什麼都沒有。

4,

生活中,應該少一點愛情,多一點責任。

與其拼盡全力去愛別人卻得不到對等的回應,不如努力提高自己,讓你的光芒去吸引別人,這樣得到的愛才是被重視的感覺而不是施舍。

你若盛開,胡蝶自來。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