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明蘭和小公爺身上,為啥綁著「情侶紅飄帶」?
明蘭和小公爺一起打馬球時,倆人身上的紅色帶子很扎眼啊。
看這色系,不得不說導演都在帶頭磕cp。那這個帶子到底是干嘛用的呢?
其實這叫攀膊,在古代是家家必備神器。
上到皇親貴胄,下到黎民百姓,都會配備這個小玩意兒。
因為身份不同,這攀膊的材質也是五花八門。像劇中如蘭這種官家小姐
就有許多條攀膊,花花綠綠的很是好看。
平常百姓就隨便找條繩子綁起來,也是常有的事。
在當時,人們穿得衣服大多袖子寬大,比如官眷貴胄們穿的大袖衫,
袖子長到能拖地,怎麼看怎麼累贅。人們平時穿得褙子,袖子也是寬大的不行,
但畢竟是衣著潮流嘛,也不好更改。
所以當時人們為了能方便做事,就研發了這種綁住袖子的帶子,叫做攀膊。
袖子肥大,做事難免不方便,袖口就很容易磨損了。
平常百姓一年衣服都做不了幾身,這攀膊也就能起到一個保護袖子的作用。
衣服不受磨損,也就能多穿一陣子了。無疑是給尋常百姓家減少開支。
劇中如蘭整理自己的一堆攀膊時,身上還綁著一條攀膊,
原本寬大的袖子被綁起來了,露出手臂方便收拾東西。
皇帝給自己的麥苗澆水時,也用攀膊綁著袖子。
不僅僅是收拾東西和農作,像劇中人們打馬球娛樂時,也得用到攀膊。
長楓打馬球就綁著深藍色攀膊,明蘭綁著紅飄帶,更是第一次馬球會時的亮眼之處。
那為啥明蘭的攀膊和其他人的不一樣呢?
這時候的明蘭在盛家謹小慎微,馬球會上要不是為了幫閨蜜嫣然拿回母親遺物,
她也不會去打馬球。所以這紅色絲帶,不用想就是從誰那借來的,臨場借用一下。
畢竟是救急嘛,裝備不會太全。她在家里也是有攀膊的,就比如她在家里熨燙衣服時
就用到了自己的攀膊。再就是明蘭燙衣服時用得熨斗你注意到了嘛?
她用的熨斗是個平底勺狀金屬器物,勺身前端低后端高,后面有柄相連,方便使用。
勺內加炭火就能熨燙衣服,這和現在某些大神,用老干媽瓶子
裝熱水熨燙衣服是一樣的道理。
在當時熨燙衣服,人們還會在衣服上鋪上一塊濕布,
這樣熨出來的衣服很平整,還能保護衣料不被燙壞,
不得不夸一句古人的智慧十分在線啊。
讓明蘭激動地忘了穿鞋的樊樓,到底是個啥好地方呢?
劇中顧二提議要帶明蘭去逛逛,她居然激動地忘了穿鞋,
那這究竟是個什麼神仙地兒?
劇中的樊樓是個吃喝玩樂的好地方,但它的前身并不是餐飲娛樂行業,
而是倒賣白礬的場所。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取名叫做「白礬樓」,后期更名叫「樊樓」。
雖說它只是個酒樓,但人家在北宋年間,可是東京七十二家酒樓之首,
這名聲可是響當當的。汴京的有錢銀兒們有事沒事兒,就會來這里搓一頓。
像劇中長楓和他的狐朋狗友邱公子等人,在科舉落榜之后,就是在樊樓聚了聚。
喝多了胡言亂語皇家立儲的事兒,害的盛老爹被扣在宮里一天一夜。
就這麼看,這樊樓還是消息匯聚之地,不然怎麼說個胡話第二天就有人舉報呢?
不僅如此,在劇中小公爺科考時,平寧郡主就命人在樊樓掛燈祈福。
樊樓占地面積足足有5000平方公尺,要想在它的外圍掛燈祈福,光燈籠就得買一大堆。
足見國公府的實力。樊樓在《清明上河圖》中也有所記載,
從畫中能看出樊樓有三層高,而其余建筑基本也就一兩層,連皇上住的宮殿都一樣。
就這麼看樊樓規模非常宏大,還是由東南西北中五座樓組成的,功能還分片兒區,
就很像《夢華錄》中的永安樓,功能劃分很明確。
樊樓作為娛樂場所,只要身上有銀子誰都可以來。
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公子富商,甚至連皇上都想出宮來樊樓轉轉。
悄摸說一句,這樊樓還是宋徽宗和李師師的約會圣地呢,記得去打卡哦。
宋代朱熹在詩中就提到過這個地方,「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這樊樓酒菜想必很不錯,顧二新婚夜,都要去這兒給明蘭打包吃的,
這美食的吸引力還真是不小,也就難怪明蘭總惦記著去樊樓了。
齊衡假若看上的是余嫣然,平寧郡主會答應這門婚事嗎?
不會!劇中平寧郡主是眼高于頂的人設,她看不上明蘭,
就是覺得人家是個小官家的庶女。但如果小公爺求娶的是余嫣然,她也夠嗆能答應。
這時候就有小伙伴不理解了,郡主難不成還想讓她兒子上天娶仙女不成?
余嫣然是余家嫡長女,祖父是當朝太師,祖母出身也不低。
她的父親和盛紘一樣是個五品官,但家里是由繼母把持著。
就這麼看,余嫣然的身份比明蘭可好多了。
那為啥小李子還覺得,平寧郡主看不上她當兒媳婦呢?這里頭是有大講究的。
平寧郡主給小公爺相看媳婦兒,不看相貌不看身段,最重要的就是家世這一塊。
她的本意是希望小公爺娶一個門當戶對,又在仕途上有助力的媳婦。
這和盛紘給長柏挑媳婦兒差不多,海氏就是他精挑細選的兒媳。
余家在仕途上可以說是靠余老太師撐著,這在仕途上對小公爺的幫襯就很單一了。
就這麼看,嫣然和小公爺兩家雖說算是門第匹配。
但齊衡的仕途助力是平寧郡主最在意的,所以她不會答應嫣然嫁到齊家。
如果讓郡主自己選兒媳,或許她會覺得張大娘子最合適。
但齊家又攀不上人家,你說氣不氣?一個沒落貴族一個朝廷重臣,這咋看咋高攀。
雖說英國公是個武將,但人家可是舊臣核心,不知道都幾朝元老了。
就連官家皇后都對他恭恭敬敬的。這小公爺是萬萬入不了人家的眼的,
所以平寧就算再想也不能夠。如果齊衡死纏爛打非要娶嫣然,
平寧郡主松口的幾率很小,嫣然能嫁過來的幾率更小。
畢竟齊家對余家來說是門不錯的婚事,余家夫婦絕對會攔住嫣然,把嫣紅塞過去。
就像劇中顧家那門婚事一樣,就算有曼娘那個不省油的外室,
余家夫婦也想著和顧家結親。
就更別說小公爺這兒了。娶個媳婦結個婚,還處處藏著心思算計,真是累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