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一直都在和齊衡避嫌,為什麼她不和顧廷燁避嫌呢?
還在大街上和他吵架?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墨蘭和如蘭對小公爺的稱呼是什麼?
元若哥哥,而明蘭對顧廷燁的稱呼呢?顧二叔,倆人差著輩呢。
而且顧廷燁還和長柏乃至長楓的關系非常鐵,有這層關系在顧廷燁就像明蘭的一個長輩,就算明蘭和她走的近一點圍觀群眾也不會多想。
而且齊衡和顧廷燁的風評也不一樣,齊衡是汴京城里人人追捧的香餑餑,家世高、人品好,那嘉城縣主和榮飛燕只是遠遠的看了他一眼就無法自拔了,而明蘭呢?
只是五品小官家不受寵的庶女,倆人往那一站,輿論肯定都會說是明蘭在高攀齊家、勾引齊衡。
但顧廷燁就不一樣了,雖然他是侯門嫡子,但拜小秦氏所賜和他自己的擺爛,顧廷燁已經是汴京城里誰聽誰皺眉的浪蕩公子了,風評很差。
他和明蘭站在一起,吃瓜群眾只會覺得是顧廷燁在找明蘭的麻煩。所以明蘭在面對他們倆的時候心理壓力是不同的。
而且明蘭每次和顧廷燁見面都有別人在旁,就算是獨處也是在空曠的地方,丫鬟小廝把守。
甚至還有形勢所迫來不及多想的時候,就像是明蘭送血詔、和落水被救。
顧廷燁是有分寸的,一直都很懂維護明蘭的名聲,他和明蘭在大街上吵架,小館是開著門窗的,人來人往都能看到他們。
明蘭落水被救是蓉姐在旁邊守候,在宥陽的時候救她也是偷偷跟在背后保護她。
而齊衡不懂后宅的事,面對明蘭的時候也沒有分寸,如果明蘭再不主動避嫌,齊衡會不管不顧地撩撥她,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喜歡她。
像是在私塾里堵明蘭、把小桃騙走,在玉清觀里和明蘭共處一室,非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和明蘭一起打馬球等,嘚瑟個溜夠,到頭來又娶不了明蘭,最后受傷害的只會是明蘭。
偏偏明蘭對他還有意思,她心虛啊。所以明蘭必須要躲著他。
你品!你細品!你就說這個嫌明蘭該不該避吧
祖母一直都覺得齊家「不能嫁」,為什麼當初不直接阻止齊衡和明蘭呢
其實在這件事情上祖母多少還是有點私心的,齊衡很優秀這是有目共睹的,而她對明蘭也確實是有情有義。
雖然平寧郡主跑到盛家來認妹妹的操作確實很令人氣憤,但齊衡為了挽回明蘭都要追去宥陽了,還為此一次又一次跟她娘對著干。
這讓祖母看到了齊衡的決心,如果他能讓她娘接受明蘭,那明蘭嫁過去他就能護著明蘭了,齊國公府畢竟是高門大戶能結親自然是好的,萬一成了呢。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明蘭喜歡齊衡,自打衛小娘離世之后,明蘭在盛家一直都過著謹小慎微的日子。
不敢得罪任何一個人,就算這樣東西自己再喜歡,墨蘭和如蘭看上了她也會毫不猶豫的送給他們。
可如今看著自己的孫女一次又一次的在自己面前表決心,說一些愿意為齊衡豁出去的話,祖母知道明蘭這是真上頭了。
這麼多年她終于勇敢了一次,你叫祖母怎麼狠得下心拆散他們,就算祖母能管住明蘭的人,也管不住明蘭的心。
當年祖母要下嫁盛家的時候,勇毅侯夫婦是怎麼阻攔她的,一點用都沒有,所以祖母深知自己的干預起不了什麼作用,與其鬧大吵一架鬧得不歡而散,傷了祖孫情分,倒不如放手讓明蘭自己去經歷一下。
沒有吃過愛情的苦,怎麼會知道現實有多殘酷呢?
盛家三個蘭,林噙霜根本不在乎墨蘭有沒有學到什麼安身立命的真本事,她們娘兒倆的眼里只有釣金龜婿,王若弗對如蘭則是嬌慣,什麼事都由著她的性子來。
而祖母教育明蘭則是引導為輔,實戰為主,就像是通過讓明蘭管家教會她傍身的本領一樣。
祖母當然可以一意孤行的拆散明蘭和齊衡,但這樣這段感情就會變成一段遺憾,而遺憾很容易成為執念。
只有讓明蘭自己哭過、絕望過,她才能真正的放下
所以祖母不阻止或許才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張家為什麼非要等到張桂芬難產才收拾小鄒氏?
張桂芬在沒嫁給沈從興之前,過的是何等幸福的日子啊,高門獨女全家都哄著讓著,可她嫁給沈從興之后呢?
老沈年紀大、二婚還帶娃就不說了,家里還有個小妾是前任的妹妹,是個不能輕易打殺有誥命的貴妾。
若小鄒氏安分聽話也就算了,偏偏她還是個惹是生非的主。仗著大鄒氏對沈家的恩情,處處給張桂芬氣受都騎到她頭上去了。
張桂芬可是英國公獨女呀,那是何等的尊貴,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
可張家對此卻一再隱忍,一直到小鄒氏害的張桂芬難產才爆發,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張家這麼做無外乎有兩點原因
首先,大鄒氏是沈家人心里的一根刺,而這根刺扎的太深了。
要不是大鄒氏,當年死的就是沈皇后了,沈皇后沒了,甭說皇后之位和后宮大權和沈家沒關系了,就連桓王的儲君之位都有可能不保。
大鄒氏用自己的命保全了沈家滿門富貴榮華,這種恩情對鄒家來說就相當于免死金牌。
一般的家長里短,小罪小過根本不能把她們怎麼樣。
所以張家在等,再等他們觸及底線,犯了什麼無法饒恕的大罪,然后一鍋端了他們。
除此之外,自打張桂芬嫁進沈家之后就一直悶悶不樂,她和沈從興之間最關鍵的問題,不是小鄒氏而是他們自己別扭著呢。
不解決這個問題,就算除掉小鄒氏也沒用,所以他們還在等一個能讓張桂芬清醒的機會。
在原著中張桂芬產子被接回娘家之后,英國公夫人把她大罵了一頓,說這回連你爹都病倒了,你若再不清楚些,也妄為張家的女兒了。
今日他們敢推搡你,明日就敢要了你孩子的命。你到底是嫁出去了,娘家能幫你多少?如今爹娘尚在還能護你。
若我們怎麼走了,你和孩子該怎麼辦。
這是逼著張桂芬振作呀,借她的產子的契機,教會她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的道理。
只要是她的心態轉變了,她和沈從興之間的問題就能解決一半。
被母親罵醒的張桂芬重新拾起了將門虎女的氣魄,威風凜凜的過完了后半輩子
這才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