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早年沒了兒子,明蘭兒時沒了阿娘,
這對「半路祖孫」成了彼此的救贖。
我們看劇的時候,總能聽見祖母明兒明兒的喚明蘭。
明蘭被人欺負的時候,祖母還會氣呼呼的為「我們明兒」打抱不平。
如蘭、墨蘭跟祖母并不親近,所以在祖母口中,都是直接喊名字的。
其實除了明蘭,「他」在祖母心里,也很重要!
這個「他」就是盛纮。
表面上盛纮和祖母并不親近,祖母不僅時常在盛纮面前提起他的庶出身份,
還經常在王若弗面前,說起自己只是個「嫡母」,不是正經婆母。
但盛纮對祖母,既是寄托,也是依靠。
長楓科考失利,和邱家三郎,在酒樓大談皇帝立儲的大事。
這事兒被官家知道,讓盛纮在宮里扣了「一天一夜」。
要不是明蘭的「純臣言論」救了盛纮,盛家怕是就沒有以后的好日子了。
祖母雖然勸王若弗不要擔心,什麼「不殺文官」啥的,但祖母其實是擔心的。
因為不論主君怎樣,盛家都不能亂,祖母為了穩住王大娘子,
必須擺出一副鎮定自如的樣子,
才不是王若弗說的什麼不是親娘,所以不關心。
當房媽媽著急忙慌進屋的那一刻,祖母的心肯定提到嗓子眼了,
她發自內心的擔心盛纮,所以有了那句「纮兒」,
這是盛家第一次陷入危險的時候。
而第二次則是在太后發動兵變的時候,「叛軍」在街上「打砸搶燒」,
鬧得動靜很大,驚動了祖母。
盛家現在在京城有了地位,叛軍隨時有可能攻進來。
祖母在盛家待了半輩子,早就成了家里的一份子,
她不止擔心盛纮,更擔心盛家。
這一聲呢「纮兒」,包含了祖母心中無數的牽掛啊。
在祖母中毒事件中,受益最多的其實是盛纮。
明蘭從始至終都一心為著祖母,而長柏打小就懂事,活的十分通透,
他知道祖母的不易,也知道祖母是盛家最大的功臣。
只有盛纮,盡管對祖母孝順恭敬,可心里并沒有幾分真情。
明蘭和長柏為祖母撐腰,瞬間點醒了盛纮,盛纮慚愧啊。
從前盛纮只覺得祖母是個「嫡母」,
最多是危機時候能出手救到盛家的「嫡母」,利益大過恩情。
中毒后,盛纮才發現,祖母本沒有義務這麼用心的教養他,更不該犧牲自己,
只為盛家,可這些祖母全做到了。此時在盛纮心里,恩情肯定超過了利益。
一家人只有勁兒往一處使,才能長久。
這個道理,盛纮即使現在明白,也不算晚。
經歷了這麼多,祖母在盛家的日子終于「舒心」了。
《知否》中小秦氏是什麼時候露出真面目的?仔細看這兩個髮型就是分水嶺。
小秦氏出場就是在碼頭,等著接在外游蕩的顧廷燁。
顧二瞧見小秦氏,以及愛跟在他屁股后面的「顧廷煒」后,
別提多高興了,一口一個母親的,十分親熱。
在顧廷燁的視角里,他從小沒了生母,是小秦氏撫養他長大的,
每次顧偃開動手打人,或是生氣罵人的時候,都是小秦氏護在顧二跟前。
小秦氏對顧廷燁來說,是一個「稱職」的嫡母,但這些其實都是小秦氏的「一盤棋」。
能花這麼多年時間拉長戰線,把顧廷燁養成一個「臭名昭著」的混世魔王,
小秦氏的心眼子不是一般的多啊。
小秦氏的「擺爛」是從顧偃開離世開始的,準確的說這不算擺爛,而是因為那是小秦氏謀算的最終一步。
顧偃開在世時,小秦氏是侯府大娘子,還是一眾兒子的「嫡母」,
對上要照顧好顧偃開,對下要管教好幾個兒子,
她的形象必須是溫婉賢淑的合格主母,所以髮型也就跟著柔和了許多。
在第一次科考放榜當天,小秦和顧偃開一同坐馬車去看榜的時候,
可以看到,小秦氏當時身上還掛著披帛。
披帛在劇中其他大娘子身上,并不多見,像是王若弗、吳大娘子這些正頭夫人身上,
壓根沒戴過那玩意,難道這是什麼「侯府標配」?
小秦氏溫婉的髮型,以及那條紅色的披帛,
都是她用來迷惑顧家上下,以及勾著顧偃開的。
顧偃開心里全是大秦氏,小秦要想得到丈夫的愛,
肯定得花些手段,美色什麼的能用就用。
但在顧偃開死后就不一樣了。
顧家沒了主君,自然就是她這位積攢了多年聲望的「嫡母」,最為尊貴。
不管是不是顧家人,都會站在她這邊。
這個時候,是陷害顧廷燁,把持顧家的大好時機,此時的她不需要再偽裝什麼。
況且,她做母親的,直接撕破臉站出來「指證」,可信度最高。
沒了顧偃開,小秦氏的髮型一改往日的風格,將頭髮全部盤起,梳成了「大光明」髮型。
小秦氏髮型上的轉變,一是因為身份的轉變,需要捯飭的更莊重。
二是因為她已經成功攆走了顧廷燁,只等著顧廷煜病逝,
三哥兒廷煒便能順利襲爵,屬于即將大功告成的狀態。
小秦氏籌劃了多年的「爵位」,眼看就要成功了,誰知道顧二竟然殺回來了,
成了新帝紅人不說,新娶的老婆還不好欺負。
小秦氏原來那招顯然沒法用了,但即使不搞髮型,
小秦氏的心計,依然把澄園攪弄的亂七八糟。
林小娘被「活活打死」的結局,竟然早有預兆!盤點《知否》6大神預言。
1.明蘭誓死不嫁顧廷燁。
朱曼娘大鬧余家的時候,是明蘭替嫣然出頭,打跑了朱曼娘。
明蘭保護姐妹的行為,被顧廷燁當做是在破壞他的姻緣,
所以氣沖沖的找上了明蘭。
顧二嚇唬明蘭,說要向盛纮提親娶她。
明蘭當時一定被嚇到了,畢竟盛纮真的有可能答應這門婚事。
明蘭說寧愿上山做「比丘尼」,也不要嫁給顧廷燁。
不過最后,終究是她落去了顧家。
2.墨蘭私通事件。
吳大娘子拜訪盛家,明蘭如蘭在前廳摔倒,
盛纮罰她們跪祠堂時,墨蘭卻悠閑地向王若弗示威。
話里話外都在暗示,如蘭未來保不齊會與外男私通,葬送全家,
但最終私通的可是墨蘭。
3.墨蘭和梁家的婚事。
齊衡和邕王家定親的消息傳開,
吳大娘子特意上門,告訴盛家這件「喜事」。
雖然初衷是想讓盛家的姑娘斷了對齊家的念頭,嫁給她家兒子,
但墨蘭就是不服氣。甚至揚言要嫁的更好,狠狠的打吳大娘子的臉。
很顯然,這臉最后是沒打成。墨蘭「高嫁」成了吳嬸的兒媳婦。
4.如蘭預測長柏的前程。
齊衡和明蘭的緋聞人盡皆知,盛纮曾因為這個狠狠罰過明蘭。
如蘭從不認為明蘭給盛家丟了臉,反而看的很明白。
外人之所以「嘲笑」明蘭,不過是嫉妒眼紅明蘭罷了。
畢竟誰不想和頂流「小公爺」一起打球呢!
京城很多門戶都瞧不上盛家,但有了長柏之后,盛家的權勢穩升,
就像如蘭說的那樣,長柏成功「振興」了家族。
5、如蘭嫁給了玉皇大帝。
如蘭心里早就有了文炎敬,不可能嫁給顧廷燁。
因為還不知道這是顧二設的局,所以如蘭是拼死抵抗啊。
如蘭覺著,王若弗一心想讓她高嫁,特別是在墨蘭高嫁「成功」之后。
而王若弗卻認為顧家是絕好的姻緣,如蘭不想嫁就是傻,
才有了「如蘭嫁玉帝」的神預言。
文家上盛家提親下聘當天,文大娘擺了好大的譜,
被如蘭說是「玉帝的親媽」,這不就和如蘭嫁玉帝呼應上了嘛!
6、林噙霜被打死的悲慘結局。
衛小娘難產去世后,盛纮發了好大的火,
打了一院子的下人不說,連林噙霜都不太愛搭理了。
林小娘為了撇清關系,就立下了「毒誓」。
衛恕意本就是林噙霜害死的,果然也和她發的誓一樣,最后被亂棍打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要過腦子,人在做,天在看啊!
小心遭雷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