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門大戶當中,嫡長女的任務非常地重,肩負著家族使命的責任。一些嫡長女都是被奶奶給養大的,要「灌輸」你要為了家族犧牲想法。
《紅樓夢》中的賈元春從小就是被賈母給養起來的,自然家族觀念也是非常地重,否則也不會以妙齡少女身份進入皇宮。
就算明知道皇宮里什麼生活狀態,也是沒有退路,這就是嫡長女的使命。
在《知否》中也有同樣人,就是華蘭,她是盛竑和王大娘子大閨女。從小被家族精心教養,還嫁到高門大戶。
看似順風順水,可是日子過得很糟心,原因很簡單,就是一個「難纏」婆婆。為了自己三個妹妹名譽,華蘭足足忍受10多年「苦逼」日子,才搞定那個惡婆婆。
1
坦率來講,華蘭女士肩負「責任」也是非常的重,人家是否愿意娶盛家其他女兒,就要看華蘭的表現。
這也是為了能夠維護盛家女兒名聲,選擇隱忍惡婆婆,否則早就鬧掰了。直到三個妹妹都陸續嫁人,華蘭才「反擊」。
為什麼不提前動手,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導致的,古代娶媳婦對于女方娘家名聲太看重。
小秦氏嫁給姐夫在當時算是沒辦法,自從姐姐大秦氏自從嫁給顧廷燁她爹,整天作妖裝柔弱裝可憐,鬧得人盡皆知。
直接把東昌侯府的女兒家的名聲給壞掉了,誰家敢娶這麼一個祖宗回來,老婆婆第一個不樂意。
鬧到最后,就是娘家其他妹妹,幾乎是無人問津。小秦氏明明那麼好能力,愣是沒有人上門提前,還不是姐姐「影響。
說不好聽點,在那個信息封閉時代,很多人對于這家女兒判斷,就是看嫁出去的女兒人品。
如果嫁出女兒賢惠,對于這家女兒名聲是好事,算是一個「門面」。
2
所以很多人家對于嫡長女培養,也是不計成本,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關鍵是還要請一些嬤嬤教導禮儀,看一下海氏、明蘭都是同樣道理。
華蘭容忍惡婆婆,那是深明大義。如果她給她婆婆「使勁鬧騰」,不管對與錯,外界都會說她不對。
在當時的那個環境背景下,兒媳婦不能頂撞婆婆,這是很多人的共識。
就算華蘭的婆婆不是個玩意,也是沒有辦法「還手」,只能選擇百般容忍。
說真心話,那個時候能夠對付婆婆,只有兩種辦法。要麼就是公婆,就是華蘭丈夫的爺爺和奶奶,可以動手休兒媳婦。
老兩口早就留下一份休書,假以時日華蘭婆婆做的實在不像話了,果斷地將這份書書給她。當然這種更多是震懾作用,就是希望她消停一些。
另外一點就是華蘭的公公也能夠這麼做,不過華蘭婆婆沒有犯七出之條,還是沒有辦法休掉。
最多只能和她吵架哦,讓她做事不要太過分,不能這麼欺負兒媳婦。
而華蘭容忍這10年,代價也是挺大的,不光是嫁妝被婆婆敗壞得差不多了,兒子也差點被她給「害死」。
只能說碰到一個這麼一個惡婆婆,誰也沒辦法,只能慢慢跟她磨。你跟他講道理他也不會聽,反而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
3
盛家老太太讓 給華蘭說的話很多,眼下這種情況除了選擇容忍,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除非分家,但是還有父母在,分家也不現實。
眼下只能籌謀等待機會,但是有別的辦法來應對,可以安心經營自己的小家庭上。最關鍵一點,就是將丈夫的心給拉攏過來,只要他站在你這邊,將來早晚有你好處。
事實也果真如此,等到三個妹妹都陸續嫁人,華蘭才開始對惡婆婆下手。聯合姑姑、丈夫,給公公安排一個小妾。
婆婆整天吃醋,就開始和小妾、公公鬧騰,根本沒有精力摻和家里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華蘭娘家已經逐漸地發展起來,父親升官,弟弟長柏前程看好。三個妹妹,特別是明蘭嫁的夫君顧廷燁給力,華蘭在夫君家地位逐漸高漲。
到了大結局時,華蘭人生挺不錯,有兒有女,跟丈夫感情和睦。最關鍵一點,就是人家家業興旺,丈夫前程不愁。
小結
在處理家務事,特別是和婆婆關系上,大家一定要學會忍耐。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得你的未來考慮,千萬別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