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皇后,也不是甄嬛——「滴血驗親」偷放白礬的另有其人!

小九 2023/02/11 檢舉 我要評論

《甄嬛傳》「滴血驗親」環節中的白礬到底是誰放的?

有人說是皇后放的,目的是坐實了甄嬛和溫實初的事兒,將對方團隊一網打盡。

也有人說是甄嬛放的,為的是在洗清自己的同時,反咬皇后,降低皇上對皇后的信任度。

然而,經過昨天下午反復了看了「滴血驗親」這場戲三四遍之后,我發現:從邏輯上來講,無論是皇后還是甄嬛,在水中放白礬都說不通。

偷放白礬的,另有其人!

01、皇后

大家猜測白礬是皇后放的,理由無非這樣幾條:

第一、如果確定六阿哥和靈犀真是溫實初的孩子,皇后是直接受益者。

第二、皇上看完第一次驗親的結果,剛摔完珠子,皇后就急不可耐地下令處置甄嬛、六阿哥以及溫實初。

第三、當甄嬛說「水有問題」的時候,皇后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然而,我們反過來想:皇后著急處置甄嬛,也有可能是因為她早就想這樣做,今日終于如愿,怎能不激動?

即便水中白礬不是皇后放的,但事情發生在景仁宮,當甄嬛提出「水有問題」時,皇后首當其沖,神色驚慌也情有可原。

更為關鍵的是:皇后向來行事詭譎,當著眾人的面用一碗放了白礬的水來驗親,其操作水平等同于齊妃當日「實名投毒」,這不符合皇后的人設啊!

因此,我相信皇后為自己辯駁時所說的那句「臣妾若用此招,一不小心就會被發現的,豈非太過冒險?臣妾沒那麼愚蠢。」

是啊,公然在水中放白礬,這是什麼罪?

欺君之罪!

何況,對方團隊還有溫實初這個最優秀的太醫在場,皇后雖然恨甄嬛,但完全犯不上用自己在眾妃嬪心中的威信以及皇上對自己的信任投入到一場勝算不大的賭局!

02、甄嬛

《甄嬛傳》原著中的確隱晦地交代過,滴血驗親中的白礬是甄嬛放的。

而用一碗白礬水激怒皇上,再形成翻轉,從而反咬皇后,又加深了皇上對自己和孩子們的信任,這也符合甄嬛的行事風格。

不過,就劇版《甄嬛傳》來說,甄嬛沒有投放白礬的機會,而且這樣做風險也很大。

我們剛才說,在「滴血驗親」現場,甄嬛團隊這邊有溫實初坐陣,所以,皇后在水中動手腳是自找麻煩。

那皇后團隊呢?

皇后本人就精通醫理,安陵容又是制香高手,甄嬛團隊同樣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甄嬛把白礬藏在身上,哪怕是指甲縫中,但凡她敢接近滴血驗親的水碗,都極易被抓現行。

六阿哥本就和溫實初沒有關系,甄嬛不怕被驗,何必又多此一舉,冒這麼大的風險呢?

03、隱藏高手

那麼,《甄嬛傳》劇版中,在水中放白礬的到底是誰呢?

我們可以從六點進行推測。

第一、「滴血驗親」這件事,動了這個人的核心利益,否則,他(她)不會冒險出手。

第二、往水中加白礬這個舉動,對他(她)而言,「利」遠遠大于「弊」,甚至可以說百利無害。

第三、在兩邊團隊都有精通醫理的高手在場的情況下,他(她)投白礬這件事是在遠離現場處進行的,也就是說,「滴血驗親」進行時,這個人不在現場。

第四、這個人有本事在不被人察覺的情況下把事情悄悄做了,也就是說,他(她)需要「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第五、這個人不能是甄嬛或皇后的下屬,因為「投放白礬」無論對皇后還是甄嬛,都是高風險的。作為下屬,不敢自作主張,將主子置于危險境地。

第六、他(她)很可能也精通醫理。

綜合這三點來看,有一個人已經慢慢浮出水面,她就是——葉瀾依!

04、為什麼是她?

葉瀾依是有投放白礬的動機的。

因為這件事涉及到她最愛的人——果郡王!

在葉瀾依看來,「滴血驗親」這件事只能發生一次,絕不能發生第二次!

這一次,皇后團隊因為「用對了公式,代錯了參數」,甄嬛能僥幸躲過一劫;如果再有一次,被懷疑的人是果郡王,怎麼辦?

所以,葉瀾依必須動手,讓「滴血驗親」成為一場鬧劇。

鬧到皇上提到這件事就愧疚,覺得自己錯怪甄嬛的樣子,有失帝王風范;鬧到皇后回憶起今天的場景就懊惱,覺得自己在眾人面前顏面盡失。

只有這樣,才能一勞永逸,讓「滴血驗親」的戲碼不再重演。

那葉瀾依有沒有這個本事和契機去完成「投放白礬」的舉動呢?

當初,在喝「九寒湯」時,她的表現說明,她通曉醫理;持刀劫持甄嬛時,她提過,當初親手宰過一頭豹子,證明其武功高強。

「滴血驗親」發生后,她是唯一一個派手下的侍女阿綠去永壽宮搬救兵的人,證明她反應之快,遠在敬妃、欣貴人甚至端妃之上!

而在整場戲中,葉瀾依也是唯一一個中途離場的人。

那麼,離場的這段時間她干嘛去了?

武功高強的她,很有可能潛伏在景仁宮某處,伺機而動。

後來,滴血驗親的水是繪春端上來的,也就是說:這碗水,中途離開過皇后的眼睛。

以葉瀾依潛入獸園宰豹子的本事,想要趁繪春不備,在水中動手腳,完全有可能。

05、后招

我說水中白礬是葉瀾依放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皇后和甄嬛此時都被逼到了墻角,陷入了「你死我活」的斗爭。

只有葉瀾依,進可攻退可守!

葉瀾依知道甄嬛與果郡王交好,所以,她相信甄嬛和溫實初之間沒有私情,她也相信:看到六阿哥和溫實初的血能相融,甄嬛有能力反擊。

一旦甄嬛發揮失常,沒能自救。

這時,葉瀾依可以再次出場,提醒皇上水有問題。

因為在皇上看來,葉瀾依與端妃一樣,都不站隊,所以,更容易相信她說的話。

這樣看來,甄嬛這一局穩贏,因為葉瀾依在為她托底。

至于最后,繪春站出來承認是自己手上沾了白礬,是因為:她已看出皇后境遇危險。

在玢兒反水、琪嬪躺平、靜白被罰的情況下,皇上對皇后早已沒有了一點信任,皇后無論說什麼,都不能就「白礬」的事兒自證清白。

所以,繪春只好站出來頂罪,解皇后燃眉之急。

即便暫時被打發去慎刑司,容事情緩一緩,皇后應該也會暗地里救她的。

文章寫到了這里,我的心中卻生出一絲悲涼感。

不為甄嬛和皇后,而是為葉瀾依。

在劇中,她是唯一一個靠優秀的個人素質和端正的三觀擺脫出身局限的女人。

她不僅貌美、潑辣,而且,她的鸚鵡會吟詩,可見她頗具文采;她又能馴馬、馴獸,功夫了得。

最重要的是:她還懂得感恩,專情。

如果不是因為愛上了果郡王這個本不該愛的人,葉瀾依的一生將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她站在甄嬛的對立面認真宮斗,恐怕會是一個最值得敬畏的對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