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微的安陵容,從一個小小秀女摸爬滾打,終于走到了「妃位」,實屬不易!
封妃,本是后宮妃嬪的無上榮耀。
當初,華妃倒台之后,皇上有心封甄嬛為妃,卻被皇后用「純元故衣」擺了一道。
封妃的事兒,就這樣擱淺了三年。
甘露寺歸來之后,甄嬛連姓氏都換了,才終于當上了「妃」。
相比之下,端妃的「妃位」代價更大,身為將門之女,又冰雪聰明,她本該有大好前程。
卻淪為太后、皇上迫害華妃的「棋子」。
喪失了生育能力,又忍受華妃無數零碎的折磨,這才熬成了「妃」。
敬妃為人處事很有自己的一套章法。
同樣被歡宜香殘害到不能生育,皇上對她有愧疚心,又看她為人老實,盡心撫養朧月,才封她為妃。
正因為如此,安陵容在父親涉案的情況下,只是懷了個孕,就順風順水被封妃,后宮眾人是不服氣的。
但眾人也只是心里有氣,卻阻止不了安陵容的封妃步伐。
只有甄嬛,帶了一物進養心殿,直接斷了安陵容的「前程」!
01、一盤糕點,否了三個「好字」
甄嬛這次進養心殿可以說是有備而來。
她不僅和蘇培盛商量好,將內務府給安陵容擬定的封號「適時」地送進來,而且,還隨身帶了兩樣吃食。
這蓮葉羹倒是沒什麼,那藕粉桂花糖糕可是眉莊生前最擅長制作的小食。
果然,皇上剛看了一眼藕粉桂花糖糕,就想起眉莊,說:「以前眉莊宮里的藕粉桂花糖糕做得最好。」
皇上一提「眉莊」,甄嬛謀算的事兒就成了一半。
我們來看甄嬛是怎樣一一否了內務府給安陵容擬的三個「好字」的?
對于「肅」字,甄嬛是這樣解釋的:「剛德克就曰肅,貌恭心敬曰肅。」這「貌恭心敬」倒是符合安陵容的人設,而「剛德克就」卻與安陵容的性格有差距。
尤其是眉莊當日因寶鵲亂說話而死,在皇上看來,這是安陵容不懂「剛德克就」,不能管理、威懾下人的結果。
所以,當甄嬛把這個字放下的時候,皇上沒有提出異議。
而「文」字,倒是符合安陵容的氣質,不過,甄嬛也說了,它更多的時候是形容一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若用了這個字,怕安陵容多心。
那安陵容到底會不會多心呢?
眉莊死的那天,安陵容可不是就因為「多心」的緣故,掌摑自己嗎?可見,甄嬛說得有道理啊!
「儷」字是用來形容夫妻感情深厚的,安陵容只能算是皇上的「妾氏」,算不得「妻子」。
甄嬛知道皇上必定不會將「儷」字賞給安陵容,才故意說這個字合適,把最后一個「否定」的機會留給皇上。
02、皇上的「表演」
大家有沒有覺得:在商定安陵容封號這出戲中,皇上和甄嬛之間的交流太順暢、太「絲滑」了?
「絲滑」到就像在背台詞?
比如:在兩人都覺得內務府擬定的三個字不好的情況下,皇上想讓內務府重擬。
甄嬛說:「何必麻煩內務府?皇上指一個字給妹妹做封號,那是再好不過了。」
這時,皇上幾乎是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馬上接道:「一時間朕還真想不起來,不如你幫朕想一個!」
——皇上真的看不懂甄嬛來養心殿干什麼嗎?
眉莊生前,皇上與她感情就不深,死了之后反而能被皇上時時想起了?
甄嬛之所以能夠利用一盤藕粉桂花糖糕折了內務府三個「好字」,不是因為眉莊在皇上心中分量重,也不完全是仰仗皇上對她的寵。
而是投合了皇上的心理訴求。
當時,太后離世不久。
太后臨終前,曾與皇上有過一段非常不愉快的對話。
當娘的詛咒兒子不念手足、無情無義,會遭報應,當兒子的,也把母親出軌的丑事拿出來說。
在這對母子相聚的最后時刻,他們都用最尖利的爪牙狠狠戳了對方的軟肋。
太后含恨離去,皇上心中也郁結難舒,大病一場。
宜修是太后親手扶持起來的皇后,皇上看見宜修,就如同看見太后。皇上病好之后,第一次在景仁宮與各宮妃嬪相見,就以「皇后長久地不做生身母親,自然不記得照顧一個年幼的孩兒是多麼繁瑣老累」這樣的話來刺激皇后,發泄心中怨氣。
沒想到,皇后反手一招,說出安陵容有孕的事兒,并當著闔宮妃嬪的面兒提議封安陵容為妃。
皇上雖然不好拒絕,卻實在不痛快。
甄嬛送進養心殿的那一盤藕粉桂花糖糕,與其說讓皇上想到了眉莊生前的好,不如說是讓皇上想到了眉莊死的那天,「滴血驗親」這一局上,皇后是如何算計他的。
因此,皇上明知道甄嬛為安陵容擬的「鸝」字有貶損之意,也假裝不知,欣然同意,還特意吩咐蘇培盛,要告知皇后,讓她擇個吉期。
03、高手過招
為了進一步削減安陵容這個「妃位」的分量,甄嬛提議「大封六宮」。
不得不說,甄嬛也夠毒的!
她最先提到的兩個「該追封」的人,一個是眉莊,一個是齊妃,分別對應安陵容和皇后。
甄嬛就是要用此種方式噁心皇后和安陵容,讓這兩人知道,她們的手上都是沾了人命的!
被她們禍害過的「死人」,有朝一日也會成為甄嬛對付她們的「武器」。
追封眉莊,皇上倒是很同意。
只是齊妃,曾害得葉瀾依不孕,這件事始終是皇上的一個心結。
甄嬛既然提了齊妃,皇上直接駁面子也怕傷了和氣,于是,他順勢提了華妃。
以此來敲打甄嬛,別得寸進尺。
甄嬛察覺到,自己這次進養心殿,行事風格過于強硬,恐惹皇上不快。
于是,提議讓甚少站隊的端妃為「皇貴妃」,在自己之上。
皇上雖然嘴上說更屬意甄嬛,但心里卻對甄嬛的這一提議很滿意。
接下來,對于其余進封的人選,皇上先后提到了甄嬛團隊的敬妃、欣貴人,還笑稱:「你哪里是想得不周全?不過是等著朕開口罷了。」
這就是聰明人之間的過招,你來我往,一點就透,談笑間,宮中局勢已大變,「安陵容被封妃」這件事兒也已經變味。
對于后宮女人來說,從「嬪」到「妃」,不僅意味著月歷銀子的增加和服侍、髮飾的改變,更意味著權力、地位的升級,意味著能得到更多人的仰望。
這仰望的目光中,有尊敬更好,若沒有,嫉妒也是可以的,唯獨不能有鄙視、嘲笑。
安陵容本就出身不高,行為小家子氣,被人看不起。
有皇后的重視、皇上的恩寵以及「高位」撐著,勉強能在宮中立足。
而一個「鸝」字,徹底撕碎了她的「體面」。
更絕的是,蘇培盛還往延禧宮送了50只黃鸝鳥……
一時間,后宮人言鼎沸,安陵容成為群嘲對象。
至此,安陵容在后宮已經沒什麼「前程」可言了。
就算將來皇后斗敗了甄嬛,安陵容跟著升為貴妃,其他妃嬪也不會打心里服她。
一旦皇后斗敗,或安陵容辦事不利,失了皇后的信任,她會得到比嗓子倒了失寵那次更多的踐踏,境遇也會更慘!
其實,從這里開始,安陵容就起了自戕的心,只不過是等到了「迷情香」、「舒痕膠」事件敗露之后才實施罷了。
她說得很對——在死這件事兒上,她終于能為自己做一回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