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原著中,盛紘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柏、長楓、長棟。
長棟是盛家的庶出,是王氏的陪房丫鬟香姨娘的兒子。
在盛家,香姨娘自從生下長棟后,就被王氏「雪藏」了,所以長棟說話做事也不高引人注意,向來活得戰戰兢兢。
然而,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庶弟,卻在明蘭的幫助下,步步走向逆襲。
01真心誠意待人
盛紘為兒子們的前程,不惜請來莊學究,在家里開起小灶。就連家里的女兒也不放過,被命一起前去聽課。
可年金五歲的長棟,竟連啟蒙都還沒學,聽莊學究的課純屬聽天書。于是,他祈求明蘭:「大哥哥,以前教過我幾個字,後來他要備考,我不好煩他...六姐姐,我...」
明蘭忽起惻隱之心,找出一本描紅的冊子給長棟,讓他先練著:「以后每日上學我都指派給你幾個字,你一邊聽莊先生說課,一邊把字給記熟了便好,如何?」
長棟連連道謝,以后每日請安都早來半個時辰,趁請安時來找明蘭學字。
崔媽媽每次都備著茶端上,長棟紅著臉接過去:「 謝謝崔媽媽,給您添麻煩了,都是我的不是,才累得崔媽媽勞心...可這般天天來,讓你們破費了,以后還是不用了吧,我不用喝的...」
崔媽媽連連笑道:「四少爺這是臊我們呢,這點子茶能破費什麼?您要是天天來,媽媽我就天天給您上茶!」
得益于明蘭的幫助,長棟終于不用聽天書了。後來,明蘭被伯爵府吳大娘子看上,打算物色她回去當兒媳。
可明蘭覺得事出反常,卻礙于自己是深閨女子不便查探,于是她請長棟幫忙。
果然如明蘭預測般,長棟打探出伯爵府的貓膩。梁晗與梁府大奶奶的表姨母的庶妹的庶女春舸暗中茍且,弄大了人家姑娘的肚子,著急著納小妾過門,奈何沒有正妻,無法光明正大納妾,所以只能四處物色正妻人選。
王氏知道吳大娘子看中明蘭,想著要是能攀上伯爵府的門楣也是樁好事,反正不是自家女兒,對方人品好壞,她才不會深究。于是,王氏明里暗里地撮合明蘭與梁晗。
誰知,明蘭將長棟打聽到的情況反饋給盛老太太,惹得老人家對王氏一通說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你也敢一口吞了,就不怕有毒?」
幸好有長棟的幫忙,明蘭才順利擺脫吳大娘子的糾纏。雖然在眾多兄弟姐妹面前,長棟沒什麼存在感,為人也老實巴交,但待人真誠,有恩必報,這點讓明蘭為之動容。
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前提是真誠。
一個人可以沒有能力,但只要有誠心,那就是最好的技能。
泰戈爾曾說過:「虛偽的真誠,比魔鬼還可怕。」
做人要懂得真誠待人,少些勾心斗角,這樣與人相處才能以真心換來真心。
02為人善良有回報
吳大娘子看上明蘭,想物色她當兒媳,便三番五次上門送禮,討明蘭歡喜。
誰知,這件事讓墨蘭知道,心生嫉妒,一怒之下竟跑到暮倉齋破口大罵。
明蘭也不是個任人揉搓的面團,看到墨蘭欺負到跟前,自然咽不下這口氣。
兩人爭辯之間,墨蘭竟像發瘋的野獸,掀翻桌面,撲過去打明蘭,甚至不顧丫鬟阻攔,撿起地上的瓷片刮了明蘭的臉。
而此時,長棟就站在一旁,看著墨蘭動手卻拉不開。事后,盛紘出來主持公道,林噙霜用裝哭賣慘那套,試圖蒙混過關。
沒想到,長棟竟站出來作證,他雖口齒不利索,但勝在巨細靡遺,每個細節和動作都講得很清楚。
可墨蘭死不承認,而林噙霜也暗地里指責長棟故意陷害。誰知長棟朝著盛紘撲通跪下,梗著脖子道:「 我說得都是真的。若我有一句假話,叫我一輩子考不上科試。」
即便盛紘再偏心,聽到長棟的話也不敢偏私,最后罰墨蘭和林噙霜禁足,這事才算了結。
長棟在盛家毫無存在感,他若想明哲保身,大可以不站出來作證,但為著心中的公道,以及銘記明蘭的恩情,他拼著得罪林氏母女,也要站出來,這份勇氣很難不讓明蘭動容。
後來,長棟到了議親年紀,盛家遲遲沒動靜。一來是盛家出了盛老太太中毒事件,沒能顧得上;二來長棟是庶子,在主君主母心中的分量自然也沒那麼高。
沒想到,長棟竟靠自己的能力,得來一段好姻緣。當時,長棟和常年到廟里燒香,上山時遇見一扭傷腳的老嬸。下山時,常年將祖母常嬤嬤送回家,而長棟則將老嬸背下山。
那位老嬸回去后找人四處查探,得知背自己下山的青年是盛家庶子長棟,而后又找了親戚張大娘子幫忙說親。
原來老嬸是沈從興的族叔,因當年對沈家三兄妹照顧有加,後來沈皇后得勢,連同族叔也沾了光。
張大娘子與明蘭說起長棟時,明蘭甚是擔憂:「 承蒙沈家老嬸看得起,可長棟他是庶出的...」
誰知張大娘子笑著說:「該打聽的,我那老嬸都打聽了。他們老兩口前頭有兩個兒子,可閨女就一個,父母兄弟都疼得緊,只求女婿品性好,旁的都好說。」
明蘭一通打聽,得知沈家老叔的情況: 江淮道衛所是個肥差,嫁妝定然豐厚,世襲的從四品武將,長棟將來有岳父、舅兄幫扶,盛紘大約會心動。
于是,明蘭寫信告知盛紘沈家提親之事。沒多久,盛紘安排柳氏約女方見面,一來一回竟成就了一番好姻緣。
不得不說,長棟的善舉為自己謀得終生幸福。
馬克吐溫曾說過:「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從來不會計較個人得失。當得知他人需要幫助時,他愿意伸以援手,與人溫暖。而這樣的人,往往會得到上天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