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墨蘭結局洗白的秘密,竟然藏在祖母的稱呼里

小九 2023/03/03 檢舉 我要評論

相信每個人都信奉這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一個人做了壞事兒,就一定會受到懲罰,只是時機早晚的問題。

我們當吃瓜群眾追電視劇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看到一個壞人就在想著她什麼時候下線領便當,如果到最后不但沒死還突然洗白了,那就會有人在彈幕上狂吼,編劇有問題,準備給他寄刀片了。

看《知否》的時候,林小娘下線時我們拍手叫好,康姨媽被捅了一刀,還有人說這樣死太便宜她了,曼娘領便當時你是不是高興的拍大腿(叫你這麼壞,早該消失了)。

但是把姐妹和家族都拉著當墊背,當梯子的墨蘭在失去了丈夫的寵愛后,反而被娘家當親人對待了,多少人為了這件事不服氣,同樣是壞人,憑什麼墨蘭能有好結局。

別說你想不通,當時我也一樣想不通,後來去翻看了原著,因為電視劇的改動比較大,也沒有發現什麼答案,又看了一遍電視劇才在盛家祖母對幾個小孫女的稱呼中找到了答案。

1,

顧家的兄弟被查出跟逆王有牽連抓進大牢時,顧廷燁很想好好的給自己和親娘白氏出口惡氣。

可面對顧家長輩的哭求,分析當前的大局和形勢,他實在不能對顧家的那些人不管不顧,所以他在皇帝面前給顧家的堂兄弟們求了情后,自己憋屈死了。

明蘭就拿小時候自己跟墨蘭相處中發生的事情來勸他。

「我娘家有一個庶出的姐姐,就是嫁到伯爵府梁家的那個,當初在家里是最得爹爹寵愛的。

她不喜歡我,因為當年祖母要了我養在身邊,搶了她的體面,我也不喜歡她,她這人心地不好。」

「從小到大,她不知道算計過我多少次,在父親面前說我壞話,在嫡母那里挑撥離間,我還被她誣蔑受過懲罰。

我也想不出好法子去應付,只能默默忍著。」

「有一次,她拿片碎瓷片劃了我的臉,我當時就想著,等她將來倒霉了,我一定狠狠的落井下石。」

「可現在我卻不這麼想了,只要我過得比她好,她每回瞧見我,都會難受得要命,就會翻來覆去睡不著覺,這比殺了她都讓她難受。」

盛家三兄弟三姐妹六個孩子中,每個都過得幸福美滿,除了墨蘭。

當初墨蘭為了嫁入梁家,成為盛家嫁的最高,嫁的最好的姑娘,不惜當眾出丑,拿家中姐妹和兄弟的前程還有盛家的臉面逼著盛纮想辦法,逼著所有人出力幫她高嫁。

然而嫁入梁家后,她并沒有念及盛家和老太太的恩情,而是回娘家炫耀梁府有多富貴,嘲笑嫡女出身的如蘭撿了她挑剩下的文言敬,鄙視明蘭小人得志窮人咋富瞎顯擺。

墨蘭在盛家做姑娘時就處處拔尖出頭占上風,吃穿用度上比嫡女如蘭還要奢侈,她的理想就是做盛家最耀眼的姑娘,嫁人的時候也嫌貧愛富,削尖了腦袋往上爬,一定要嫁的比嫡女還高,過得比嫡女還好。

可事實上,她以前的所作所為敗露后,梁晗發現了她的險惡用心,拉著她身邊的丫頭就走了,換了她身邊伺候的丫頭,也沒有再給她半分寵愛。

墨蘭本來就沒有帶多少嫁妝,梁府的生活如果只靠每個月的月銀,最多只夠吃的,根本不可能再有華麗的衣服,精美的首飾。

婆婆本來就不喜歡她,現在又失去了丈夫的寵愛,她在梁府的境況可想而知。

大結局時,顧家重修宗祠,盛家一大家子都來幫忙,盛纮的女兒女婿聚滿了一屋子,男人們聊工作,女子們聊生活,一副歡樂和諧的樣子。

墨蘭最后一個到,雖然明蘭派了丫頭在門口迎接,還主動走上前去歡迎,但此刻的墨蘭看起來很不合群。

明蘭風光錦繡,如蘭幸福美滿,華蘭跟袁文紹有說有笑,唯獨自己是孤身一人,一身老舊黯淡的衣裙,頭上也只是簡單綰了個發髻,這樣的對比讓墨蘭尷尬的無地自容。

與其說明蘭邀請墨蘭來參加聚會是接納她,不如說是讓她難受。

墨蘭從小到大一直都活的很驕傲,現在看到盛家兄弟姐妹的幸福,對比自己在梁家的困苦,真的比殺了她還難受,嫉妒和悔恨會像毒牙一樣咬的她夜夜難眠。

2,

明蘭跟祖母回宥陽老家時見識過人間的豺狼——孫秀才。

明蘭在建議淑蘭和離逃出虎狼窩時,淑蘭的母親害怕盛家出了個被休棄的女兒,會影響小女兒品蘭的婚事。

當時明蘭就說了一句話,若是品蘭以后的夫家瞧不破孫秀才一家的嘴臉,說明他們也不是多好的人家;若是品蘭以后的夫婿瞧著大姐夫如此對待淑蘭,盛家都全盤隱忍,難道不會有樣學樣輕慢品蘭嗎!

別人的事情看的明白,自己的事情肯定也想的明白。

盛家這一輩的女孩是都嫁出去了,而且目前為止除了墨蘭之外,大家在家中都有女主人的地位,可還有小一輩的女孩們,盛家不得不為以后子女的名聲考慮。

幫助墨蘭,也是為了維護盛家女眷的名聲。

梁晗發現墨蘭的真實面目后已經不喜歡她了,只有讓梁家知道,墨蘭還是盛家的四姑娘,還有一幫豪門權貴親戚在,這樣才能保證墨蘭的梁府正妻的位置。

明蘭的主動示好,盛家的關懷接納,并不是從內心原諒了墨蘭,而是為了維護一個大家族的臉面不得不這麼做。

早在墨蘭跟盛纮提出要把林小娘的牌位放到玉清觀,還要做法事時,明蘭就跟她說過。

只要你不在父親面前裝哭賣慘挑撥是非,只要不拿林小娘的事情出來惡心我,我還是能佯裝一家和氣的。

現在的明蘭也是這樣,在一個只有表面利益,沒有親情的大家庭里,只要墨蘭老實安穩的過日子,她也愿意對她擠出一絲微笑。

墨蘭下了馬車被丫頭迎進院里時,盛老太太恰好從屋里出來,隨口說了一句: 「喲,四丫頭,你也來啦!」

墨蘭恭恭敬敬地給祖母請了個安,趕緊上前攙扶著。

祖母對明蘭的稱呼有兩個,私下叫「明兒」,在外叫「明丫頭」,稱呼如蘭也是「如蘭那丫頭」,可這次她卻叫墨蘭四丫頭,這是老太太的態度,也是盛家人的態度。

此時的墨蘭已經不是盛纮從小寵愛的女兒,也不是盛家兄弟姐妹關心的親人,而是名義上斷不掉的盛家的四姑娘。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當初墨蘭用這個逼著盛家去梁府求親,現在也是因為這個盛家再次接納了她這個女兒。

可是這種接納只是表面,并不是出自真心。

3,

墨蘭其實跟康姨母一樣,都是工于心計的壞人,可康姨母為什麼落個被人捅死的下場,墨蘭卻只是被冷落呢!

原因很簡單,康姨媽的壞是對外人,而墨蘭的壞是對家人。

康姨媽這個人從小就壞,小時候在父母面前搶哥哥和妹妹的寵愛,還沒出嫁就給剛嫁進來的嫂子上眼藥,三天兩頭攛掇母親給哥哥屋里送通房,讓嫂子低三下四的求著討好她,還逼著嫂子拿出親娘跪著上山求來的送子觀音給她做陪嫁。

嫁人后天天讓哥哥給她辦事兒收拾爛攤子,還趾高氣揚的指使王若弗,一邊嘲笑她被妾室欺負,一邊憋著主意壞她的事兒。

本來如蘭已經說好了要嫁到舅舅家,可康姨媽愣是把自己的女兒康元兒塞了過去。

康姨媽做了這麼多壞事兒,最多被母親教育幾句,被王若弗頂撞幾句,連根汗毛都沒有少。

可當她把手伸進顧家時碰到了啥,被常嬤嬤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頓,她蒙騙王若弗給盛老太太下毒,被明蘭查出來后,在盛家的柱子上捆了一夜,王老太太出面來保她,被長柏一頓說教,還要把她打了板子送到內獄去。

她逃出來后躲進侯府,準備趁明蘭生孩子時實施報復,結果被顧廷燁一刀斃命。

可見,能忍受你原諒你的都是家人親人,你在外人面前耍心思,使手段,別人才不會管你是誰,一棒子打回去。

墨蘭就是這樣的,她欺負姐妹是壞,她威逼家人是壞,她設計救康姨媽出來放到侯府去害明蘭是真的六親不認真的壞。

可這些都是對家人的壞,家人拿你當親人,才會原諒你的總總不是,無論你犯了多大的錯都會不計前嫌的接納你,可你敢對別人壞嗎?

墨蘭身邊的丫頭想出府嫁人,跟墨蘭已經說了很多次了,可墨蘭總以各種理由拒絕,還克扣她的月錢,天天給她畫大餅,說過兩年給她找個讀書人嫁了。

可人家又不傻,面對梁晗的壓力,丫頭立刻把墨蘭賣了,把墨蘭設計跟梁晗私會的事情還有故意喂大春柯的孩子讓她難產的事情都抖露出來。

看吧,別人才不管你是誰,只要你對她用了壞心思,她就敢報復你。

4,

《知否》這部劇其實是很溫情的,里面雖然有很多壞的角色,但即便很壞很自私,里面也都隱藏著各種愛。

就如同最后盛家人接納墨蘭一樣,這也是一家人血濃于水,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愛的體現,哪怕是前面罪惡滔天,只要你愿意回頭,你的親人永遠都會張開懷抱等著擁抱你。

與其說這是牽強的洗白,不如說是我們對愛,對家人的一種美好愿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