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甄嬛傳》中「滴血驗親」這場戲是一場大型的人性圖鑒。無論是皇上、皇后還是各宮妃嬪,在這場戲中,都將他們的立場、能力和性格優缺點展露無遺。
而今天的文中,我則想和大家盤點下「滴血驗親」這場戲中三位婢女的表現。
這三位婢女不包括揭發甄嬛的翡雯和被祺嬪逼著串供的玢兒,也不包括替主子頂罪的景仁宮婢女繪春(以后可能會單獨寫她們)。
這三位婢女是甄嬛、眉莊、安陵容三位一起入宮的姐妹身邊最信任的貼身侍女。
她們中有人強,有人蠢,還有人公報私仇,借刀殺人!
01、最強婢女——槿汐
為什麼說這場戲中,最強的婢女是甄嬛身邊的崔槿汐?
因為,她同時具備了對主子的忠心、為人處世的大格局以及超乎尋常的應變能力。
在紫禁城這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只有忠心沒有能力的婢女,稍有不慎,就會像繪春、寶鵲那樣,淪為「替死鬼」。
而有那麼點小聰明,又缺少忠心,在幾個團隊之間橫跳的婢女,也很難有好下場。(請參照茯苓、翡雯等人)
在「滴血驗親」這場戲中,槿汐對甄嬛的忠心和為人處世的大格局,體現在:祺嬪要將槿汐和浣碧送到慎刑司嚴刑拷打,以證明甄嬛清白的時候,槿汐毫無懼色。
非但如此,她還以「熹妃身邊不能沒人伺候」為由,護著浣碧。
槿汐和浣碧都是甄嬛的貼身侍女,兩人是競爭關系,又因為浣碧與甄嬛是血親,所以,只要有浣碧在,槿汐與甄嬛之間總歸差了一層。
如果換做一個心眼小的,聽聞要去慎刑司受刑,就算不攀扯浣碧,也犯不上用命去護著她啊。
因此,我說槿汐這樣的舉動是格局大、人格高尚的表現。
她對甄嬛,不僅有身為奴婢的責任,還有身為知己的懂得與珍惜。
更為難得的是,槿汐能力也很強。
無論在私下里,還是在「滴血驗親」現場,她能直接與祺嬪等人對話,氣場更是可以碾壓祺嬪甚至敬妃。
當甄嬛將蘇培盛的血滴進驗血的水碗中,說水有問題時,槿汐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馬上刺破了自己的手指,又向碗中滴了一滴血,幫甄嬛的忙……
從「滴血驗親」這場戲中我們可以看出:甄嬛最后能走到后宮權力之巔,離不開槿汐的扶持!
02、最蠢婢女——采月
在偌大的紫禁城中,采月肯定不是最蠢的婢女,但是,同樣作為主子最信任的人,相比于槿汐和寶鵑,采月的確是要蠢得多。
有人說,眉莊是被安陵容害死的。
我卻認為:眉莊的死的確和安陵容有關,但是,如果眉莊自己內心像甄嬛一樣強大,抑或是她身邊的婢女像槿汐一樣聰明穩妥,她絕不至于因為寶鵲通傳的一個消息就香消玉殞。
眉莊之所以受驚難產,其根源在于與溫太醫私通,懷上了靜和公主。
而在眉莊與溫太醫私通這件事上,采月功不可沒。
那一晚,皇上和眉莊吃飯,孫姑姑來賜暖情酒的時候,采月就在身邊伺候。
孫姑姑雖然話說得委婉,但皇上和眉莊都聽明白了那酒是干嘛用的,采月必定也是知道的。
之后,在眉莊喝多了暖情酒的情況下,采月居然把溫太醫請到眉莊的房中為她醒酒……
說她有意縱眉莊私通也不為過。
采月可是眉莊的陪嫁侍女,沈家的家生奴才,她的職責本在于扶持主子,提點主子,護著沈家。
這三點,采月都沒做到,反而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將沈氏一族的性命置于險地。
采月的「蠢」還不止如此。
「滴血驗親」這場鬧劇接近尾聲的時候,安陵容派寶鵲給眉莊遞消息。
當時,溫太醫還沒自宮,寶鵲傳達的消息是:「祺貴人鬧起來,說六阿哥是熹妃和溫太醫生的。」
眉莊聽聞后,要去驗親現場。
采月是怎麼勸的?
「小主斷不能去,如果真按寶鵲所說的那樣,您去了可要驚動胎氣了!」
這句話等于肯定了寶鵲說的是真的,眉莊本來就關心甄嬛和溫實初,經采月這一說,更急了,這才不管不顧地去了景仁宮。
如果此時,將采月換成槿汐,她會怎麼規勸主子?
首先,她要質疑安陵容的人品和寶鵲傳達消息的真偽,把眉莊穩住。
之后,親自去一趟景仁宮打探消息,至于回碎玉軒之后說什麼,怎麼說,會隨機應變,盡最大能力去保護眉莊和腹中的孩子。
如果事情是這樣發展的,已經在「滴血驗親」事件中解套的甄嬛,也會幫助采月,一起向眉莊隱瞞溫太醫自宮的事兒,那麼,眉莊完全可以不死。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眉莊的早逝,與采月的蠢脫不了干系。
03、最毒婢女——寶鵑
寶鵑和安陵容這對主仆真的絕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寶鵑身上的一部分「壞」的特質,是從安陵容對眉莊的「薄情」中習得的。
而到了后期,寶鵑的「壞」則超過了安陵容,甚至反過來影響著安陵容。
華妃戲弄安陵容,安陵容恨她,在被子里「扎小人」。
寶鵑將這件事告知了皇后,讓皇后抓住把柄,一舉收了安陵容。
事后,為了掩蓋自己的「吃里扒外」,寶鵑栽贓菊青。
菊青縱然也聰明,有過兩次自救,但她到底不敵寶鵑狠辣,最后慘遭毒殺。
後來,祺嬪之所以能將安陵容的嗓子毒啞,也是因為買通了安陵容身邊的人。
那這個人是誰呢?
我們來重溫這場戲:
當時,安陵容要睡了,寶鵑端來一碗安神湯,安陵容在喝湯的時候,寶鵲走過來整理床鋪,這時,寶鵑的唇邊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
從寶鵑的笑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件事大機率和她有關系。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向來敏感多疑的安陵容,對「安神湯」所涉及到的身邊的內奸卻沒有追究。
她為什麼不追究?
是因為沒想到嗎?
絕不是!
從「滴血驗親」這場戲來看,是因為寶鵑從中作梗。
自己做錯事,再把所有的罪過栽贓給身邊的「同事」,這是寶鵑慣用的伎倆。
當日對菊青如此,這次對寶鵲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當安陵容被毒啞之后的第一時間,寶鵑就用計,將安陵容心中的疑影全部引到那晚進屋整理床鋪的寶鵲身上。
但是,因為安陵容不確定這個內奸的身后到底只有祺嬪還是也有皇后,所以,不敢輕易處寶鵲。
直到「滴血驗親」這個混亂場面出現,安陵容派寶鵲到碎玉軒傳消息。
若這條消息給眉莊帶來傷害,致使龍胎受損,寶鵲必然被罰,甚至皇上處死;如果眉莊心志強大,身體沒受損,那安陵容和寶鵑主仆還可以另找機會來處理寶鵲。
但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卻看得清,在皇上下令要將寶鵲亂棍的情況下,寶鵲依然沒有供出她到碎玉軒傳消息是安陵容指使的,由此可見,她是一個忠仆。
這也就更加說明:當日在安神湯中下毒的,是寶鵑!
寶鵲死后,安陵容有一個醉酒的場景,當時,她問起寶鵲的后事,寶鵑不耐煩地說:「小主,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擔心寶鵲!」
從寶鵑的話中我們解讀到,她對寶鵲沒有一點身為「同事」的感情,甚至對寶鵲充滿了敵意。
足見寶鵑嫉妒心之強,性格之陰毒。
而「滴血驗親」之后,如寶鵑所愿,身為延禧宮主位的安陵容,身邊就只有寶鵑這一個貼身婢女了。
安陵容這寂寥到略顯滑稽的結局說明,身為后宮妃嬪,若用錯了婢女,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聰明、機敏如寶鵑,也終究難逃「棋子」的下場。
當她顛倒黑白、機關算計,將身邊的「同事」鏟除干凈,甚至將主子玩弄于鼓掌之中,她離死期也不遠了。
「被杖」已經是她最好的結局!